“李淵如今屯兵于大震關,對我西秦虎視眈眈,此乃外患,一旦開戰,你們兄弟集中兵力先敗一部,挫敵銳氣,同時可以派人聯合楊侗、梁師都共同攻之,梁師都未必會出兵,但楊侗定會出兵牽制!若有機會就拿下大震關為屏障,李淵父子皆非易與之輩,麾下又能人輩出,切忌太貪,若你們兄弟能此二關,接下來,便取漢陽、河池、順政,放棄目前的領地,全力往南部蜀地發展。蜀地無甚強兵,且是天府之國,人口稠密,只須以微小的兵力鎮寧險山關塞,便可如劉備一般自成一方雄主,這也是你們兄弟唯一的一點點機會。”
薛舉臉上露出了濃濃的悔恨之色,若李淵入關之后自己遠走人口稠密的蜀地,而不是憧憬所謂的西京,和李淵死磕于關中,如今巴蜀就是西秦的了,只可惜醒悟得太遲了。
“如果打不下大震關,就表示西秦沒有半點希望了,趁著手中有兵,盡早降了李淵!你們有獻地之功,又有大軍投效,諒李淵也不敢加害于你們兄弟……否則,他將失信于天下人,以后再也不會有人投靠于他。切記切記!”薛舉拉著薛仁杲和薛仁越的手,眼神之中有著萬分的擔心和不舍。
“父王放心,我們兄弟定謹遵父王教誨!”薛仁杲深吸了一口氣道。
“父王,我們都聽您的!”薛仁越早已泣不成聲。
兩人半晌不見薛舉答話,抬頭看時,卻見薛舉已經靠著床頭,雙目永遠的閉上。
公元619年四月,薛舉病死于天水,位傳次子薛仁越,薛仁越依從父親遺命,冊封兄長薛仁杲為全國兵馬大元帥、宗羅睺為副帥、褚亮為尚書令、常仲興為驃騎大將軍……
薛仁越上位以后,遵照薛舉遺囑,為父親舉辦隆重葬禮掩人耳目,卻令薛仁杲率三萬大軍強克大震關,大震關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八千守軍盡數戰死。
大震關又稱隴關、大寧關、故米。關城筑于隴山頂,是由隴山的自身特點和其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決定的。
隴山山脈橫亙于陜甘之間,西北至六盤山,東南接秦嶺,綿延千余里,橫跨十余縣,山勢挺拔、高大雄偉,使隴山成了陜、甘兩省之自然分界和古代中原漢族與西部少數民族間的天然屏障。但是,由于其東坂千河谷地與關中溝通,隴山自古又是貫通東西的交通要道,翻越隴山之后可南達蜀地、西去河西、北上關內道,其軍事地位顯赫,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關西坡面陡峭,四周山巒屏蔽,唯群峰間一條峽谷可達關隘,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抵”之勢。
薛舉巔峰時期在此關前,有二十多萬大軍,但卻在此損失慘重,最后,不得不進軍平涼郡,穿過彈箏峽進入安定郡,企圖從蕭關道向關中發動攻勢,并在淺水原大敗李世民,若非李軌從背后捅刀子,關中形式將會大變。
薛舉當時兵強馬壯,卻不得不繞了一大圈到北地郡,去攻打同樣艱險的蕭關道,可見大震關是何等的難打。但如今卻生生被薛仁杲打了下來,這固然占了出其不意之便,卻也說明了西秦軍的彪悍程度,只不過薛仁杲卻也付出了兩萬多條性命為代價。
而與此同時,宗羅睺突進河池郡,大散關也為之告急,薛仁杲騰出手后,與宗羅睺會師,南克漢陽、宕昌……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關中再次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