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一行人于校園內參觀了起來,一處宏大的學堂當中,整齊的擺放著課桌板凳,和前世的學校教室幾近一樣,這讓楊侗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劉炫介紹道:“殿下,一間學堂有三百個席位,三層就是九百席!清華學宮有一百八十八棟這樣的學堂,即是說,十七八萬人可以同時學習、考試,這還不算武學院。”
對于楊侗的在教育上的大手筆,劉炫佩服之極。
之后,一群又參觀了學生宿舍樓、食堂、高低禮堂、‘老師辦公室’等等都和后世的學校一個樣。
劉炫人雖老了,可思維卻相當敏捷,不僅游刃有余的充當了向導,還把各種超前布局說得頭頭是道,贊不絕口。
大致的逛了一遍,一行人到了一個園林就坐。
“劉公!論語孔孟之學博大精深,于稚子而言太過晦澀了一些,我翻閱諸多書籍,發現只有南朝周興嗣大師所寫的《千字文》,這篇文章是啟蒙神作,可只此一篇,實在單調了些。我這里有一篇《三字經》、一篇《弟子規》,還請劉公把把關,看能不能廣而推之。”楊侗笑著說道。
“哦?”劉炫目光一亮,看向楊侗道:“殿下的詩文聲律風骨兼備,打破南北朝以來形式綺麗、內涵空洞、思想狹隘的萎靡風格,把風花雪月、亭臺樓閣、男歡女愛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題材擴大、思想嚴肅,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詩歌的思想意義。當代無出其右者,堪稱是文人中的皇帝。殿下的作品雖然不多,但老朽都一一認真拜讀過!想必《三字經》、《弟子規》也不令人失望。”
楊侗被贊得有點臉紅,從一名侍衛手中接過這兩篇經典的啟蒙之學,遞給了劉炫。
劉炫先看的是《三字經》,他越讀越心驚,越讀越敬佩!翻到“迨至隋一土宇……”時,史實部分戛然而止。
接下來的一段,是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上致君,下澤民”。
這篇《三字經》淺顯易懂,取材典范,包括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孩童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傳統國學及通史,以及故事中蘊含做人做事的道理。
語句短小精悍,瑯瑯上口。
簡直太震撼了!
即便是聲名遠揚的飽學大儒,也沒人能作得出這樣一篇奇文!
劉炫可以肯定,此書一出必將風靡天下,成為孩童最佳的啟蒙的讀物!
再看《弟子規》,也是瑯瑯上口,列述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
這讓劉炫又是一陣震撼!
劉炫激動的不能自己,久久才回過神來,恭敬的將手中兩篇啟蒙神篇放在桌子上,他站了起來,對楊侗一揖到底,“能一閱這等奇文,老朽此生無憾矣。”
“劉公客氣了!”楊侗笑著避讓了開來,“看來是可以當蒙學用了。”
劉炫十分興奮的說道:“當得,太當得了!不僅是孩童讀得,成人更應該讀,并以文中道理作為學習、做人準則!”
“既然劉公認同,那么我們便在治下推廣吧。”
“必須推廣,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