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南方各大勢力處于一個埋頭發展的積蓄時期,好不容易才做到和平相處,可李淵若是到了南方,那這個短暫的和平就會蕩然無存,等到他們打生打死,便是大隋一統天下之日。
順著楊侗的思路一想,眾人才發現,拿下關中確實百利而無一害。
“殿下,臣慚愧!”當日主張坐觀天下風云的杜如晦紅著臉的說道。
楊侗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克明的思路是對的!只是坐觀成敗的時機不對而已!也正是因為有你的思路存在,我深思之后,才有了現在的結論。說起來,還是克明的功勞。”
杜如晦連道不敢。
楊恭仁道:“殿下,李淵在關中集結了幾十萬大軍!李將軍麾下雖有十五萬大軍,可分兵坐鎮各地以后,恐怕就不夠用了!雍北歸附未久,民心思定,就地征兵也征不到什么人。”
雍北現在有人口三百七十多萬,都是從關中、河西移民過來,這些人對大隋的認同力度不足,按照原本的計算,待到今年秋收之時,糧食壓力才能勉強解除,也只有過了今年,雍北百姓對大隋的信心才會堅定下來,貿然征丁入伍,估計內部不穩。
“雖說李淵有兵數十萬,可他需要防守的地方也不少,河東、河西、關中處處都處于我大隋的兵鋒之下,只需各地協同作戰,那我大隋面臨的壓力就少了許多。貿然動用過多兵力,對我大隋的損失也不小。”李靖笑著說道。
“藥師把握好戰機,若是認為時機已到,便放來信鷹。我親率玄甲等五軍助陣!”
“喏!”李靖鄭重應是。
楊侗目光掃了一眾人一眼,沉聲道:“拿下關中,我為帝!”
大殿頓時一片沸騰。
“殿下,早該稱帝了!”楊恭仁喜笑顏開道。
李靖大聲道:“臣李靖和將軍們一定為殿下取下關中。”
秦瓊、裴行儼、羅士信、牛進達、蘇定方、尉遲恭、薛萬均、薛萬徹、沈光……楊師道、房玄齡、魏征、杜如晦、孔穎達等人都精神抖擻!
見眾人全都附合起來,楊侗不由得犯嘀咕:“這幫家伙該不是早就盼著我當皇帝了吧。”
還真讓楊侗猜對了。
他們這些人跟著楊侗,所求者無非是建功立業、報國揚名、手握大權。結果楊侗卻遲遲不愿稱帝,這讓他們有盼頭的同時,又多多少少有些無所適從,畢竟,你這當老大的都不想當皇帝,那咱們這些人跟著你干嘛?打生打死的為的又是什么?
好半天,楊侗才想明白了一切,隨即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差點犯下了一個大錯,首領若無奮進的野心,下頭的賣命的文武百官和將士們,哪還有什么盼頭啊?如今的一系列草頭王都稱王稱帝、稱孤道寡了,若自己再不上位,恐怕人心就散了。”
如今自己下了‘拿下關中我為帝’的決定,也算是給一眾文武有了一個具體的時間表,這一段時間內,大家必然會以關中為目標,盡心盡力。
“為免李淵有所準備,大家心中有數即可。”
“喏!”眾人轟然應是。
……
(懇請兄弟們支持正版…有月票、推薦票的兄弟來幾張安慰安慰,推薦票、收藏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