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鄭仁基,楊侗沒有什么印象,倒是這個俏麗可愛的鄭麗琬尤為深刻,她在《貞觀長歌》里有著濃重的戲份,人物非常出彩,便專門搜索了她的資料!然后,又有了新的印象。
記得是李世民登基不久,賢惠的長孫皇后便給李世民找小老婆,長孫皇后聽說鄭麗琬“容色絕姝,當時莫及”,就想把她找去給李世民當妃子。不過鄭麗琬已有婚約在身,魏征以為是李世民搞的鬼,怒而斥責,這樁婚事自然也就玩完了。
現在李世民的楊妃沒了、陰德妃沒了,長孫賢后也成了長孫賢妃,這個鄭麗琬怕是也不會和李世民有交集了。
當楊侗知道鄭仁基在竇建德那邊的事跡后,也沒有為難他們,并肯定了鄭仁基拳拳愛民之心。只不過楊侗不認識鄭仁基,不代表房玄齡不認識,并極力向主管刑部的魏征推薦起來…原來鄭仁基還是一個精通法學的專才…
而刑部共有四司,分別是刑部、都官、比部、司門。
其中!
刑部郎中、員外郎,掌律法,按覆大理及天下奏讞,為尚書、侍郎之貳。刑部主事四人,刑部令史十九人,書令史三十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十人。
都官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俘隸簿錄,給衣糧醫藥,而理其訴免。都官主事二人,都官令史九人,書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
比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句會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公廨、勛賜、贓贖、徒役課程、逋欠之物,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比部主事四人,比部令史十四人,書令史二十七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
司門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門關出入之籍及闌遺之物。司門主事二人,司門令史六人,書令史十三人,掌固四人。
房玄齡難得推薦人才,他對上眼的人必有過人之處。既然精通律法,自然要人盡其才,于是乎,剛剛從竇建德那里過來的鄭仁基搖身一變,稀里糊涂的成了大隋的刑部郎中。他全程都沒說上幾句話,全由俏麗可愛的鄭麗琬一手包辦,這讓楊侗等人都看得十分有趣。
休息一晚,船隊繼續前行,滿載糧食物資的貨船全部留在黎陽倉卸載,黎陽倉西瀕永濟渠,東臨黃河,從遼東、幽州、冀州征收購買來的糧食都集中于此,楊廣時期的黎陽倉糧食會由永濟渠或黃河轉運往洛陽、大興。到了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又把江淮運來糧米先儲存在此,然后運往涿郡、遼東,這也是河北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大糧倉,原本只能存糧數百萬石,但經過姜行本擴建之后,其容量遠遠高于天下第一倉之稱的洛口倉,容納四千萬石都不成問題。
當年從洛口倉、含嘉倉搬來的糧食全部囤積于此,哪怕后來戰爭連連、出陳納新,但黎陽倉始終保持著驚人的滿倉狀態。
黎陽倉巨大的容量、科學合理的設計、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都是放置糧食的最佳場所,糧食囤積幾年都不會變質。
在河內郡還有一個河陽倉,它位于黃河北岸,處于黃河與濟水匯合地帶的河陽縣溫城,規模比洛口倉和黎陽倉小,卻也能夠儲糧千萬石,與洛口倉斜立于黃河兩岸,儲藏并州和來自江淮的糧食,每當關中缺糧,率先動用的便是河陽倉。不過總有風水輪流轉的時候,李淵第一次贖回十萬并州老弱病殘的四百萬糧食便是陳放在此。之后用劣錢購買到的糧食也都放在這里,如今依然是滿滿當當的一大倉。
另外還有千萬石的涿郡倉,五百萬石晉陽宮倉城和恒山倉、雙遼郡懷遠倉,各郡各縣又設有官倉…得益于連年的豐收,這些都是滿的!
災旱、水災什么天災只管放馬過來,楊侗全都不怕。
這正應了偉人說的“手中有糧心就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現如今楊侗有了這些糧食為底,就不怕百姓被餓死,心頭有底了,然后才能不慌不忙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數天后,卸完貨的船隊由來整再向遼東進發,這一回更是動用大隋官有的全部貨船,準備運回繳自高句麗的第二批糧食和軍備,之后才把幾十萬高句麗人運來分配安置。
牛進達帶一萬多名精銳護送李秀寧和奇珍異寶、黃金白銀、銅錠鐵錠先回鄴城,其余幾萬精銳留在渤海郡,協助官員疏散災民,強制解決衛生問題,照著難民營眼前這樣子,若不解決衛生條件,非要出大事不可。
楊侗則是等到貨船卸完所有糧食和武備,才和羅士信、程咬金率領五十名玄甲軍返回鄴城。
汲郡與鄴城所在的魏郡相鄰不遠,小舞也還沒到預產期,倒也沒有著急回去,一邊悠哉悠哉觀看沿途災情,一邊暗查吏治民生,總體上讓楊侗滿意,雖說河流、水渠的水位下降了很多,但汲郡的田地并沒有出現一片枯黃的景象,百姓都在田間地頭努力自救,他們憂愁之色浮現于形,卻也沒有絕望的表情,這讓楊侗放心不少。
第二天傍晚,一行人到了汲郡湯陰縣境內,走在平坦官道上,暮色蒼茫的大地上起了一層薄薄灰霧,使周圍景色若隱若現。
兩邊是只有淺淺一層水的稻田,遠處是一片黑影,看不出是森林還是村莊,沒見有燈光應是森林。
眾人又走幾里,殘陽終于不見了,眾人在四周找上一圈,發現遠處火光點點,那里應該是一座村落,楊侗說道:“去村里過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