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如晦走后,大殿之內只剩下蕭銑和岑文本,過了很久,蕭銑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問岑文本:“楊侗會怎么待我?和竇建德一樣?還是像楊廣監禁陳叔寶那樣?或是????”
岑文本沉默了一會兒,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會讓梁公遠離故梁舊地,應該和竇建德一樣默默無聞下去。”
蕭銑道:“當年楊堅可以把宇文皇族斬盡殺絕了。”
“那楊堅為何沒殺把陳國和梁國皇族?不僅不殺,還對陳叔寶的兄弟,以及梁公的前輩加以重用,連武帝的皇后都是梁公的親姑。”
“這……”蕭銑有點反應過來了,楊堅是因為篡位才把很有影響力的宇文皇族殺個精光,陳、梁后裔跟宇文皇族完全不一樣。
“某種程度上說,當陳、梁失去了國祚之后,兩國子孫已經沒有資格讓楊堅忌諱了,因為最強的時候都不是他的對手,他不認為兩國子孫還有翻身的可能,若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何以成就大隋之偉業?同樣道理,楊侗亦是如此。梁公也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觸碰楊侗的底線,比如舊部、軍務,這是最忌諱的。”
“唉!”蕭銑長嘆了口氣,又問道:“仙兒呢?如果我進了洛陽,失去權柄,失去利用的價值,楊侗還會待她好嗎?”
岑文本耐心答道:“以楊侗的身份而言,他不會言而無信,實際上,梁公失去權柄之后,惠妃反而安全,也不會受到猜忌。”
作為一代梟雄,蕭銑并不怕死,放不下的只是他的寶貝女兒,但經過岑文本的一一解答,蕭銑也沒有了猶豫,內心堅定了起來,思路也清楚了。就算他相信李淵李密,二人若是奪得天下,將來也不會容他,與其相信自身難保的人,倒不不如順應大勢,相信有血緣關系、翁婿關系的楊侗。
既已堅定了降隋之心,蕭銑便召集南郡文武重臣緊急議事。
不一會兒,陸陸續續來了二十余人,望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蕭銑頗為傷感的說道:“諸公想必已經知道有一萬隋軍到了南郡,他們是大隋禮部尚書杜如晦帶來說降我的。我蕭銑不是一個好君主,辜負了大家的忠誠和信任,不能帶領大家享受榮華富貴,反而丟城沮地,這是我的無能!如今的大隋擁兵百萬,戰將千員,統一天下之勢不可阻擋,我不能再為了不可能現實的壯志害了大家,我已經決定舉國降隋。”
眾文武頓時一驚,原來蕭銑決定投降了。
“我連林士弘都滅不了,根本不可能打贏大隋,不過各位請放心,你們都是我蕭銑的老部下,對我忠心耿耿,我絕對不會讓你們吃虧,只要圣武帝答應對你們妥善安置、不傷你們的性命,我蕭銑可以放下兵權,可以讓大隋輕松收復整個梁國。等會我會請來杜尚書,稍微向他提些條件。”
蕭銑臉上露出悲傷之色,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就這樣沒了,他比任何人都心疼,但他沒辦法,不投降的話,結果大家都得死,他覺得應該利用自己手中的權柄,為這群忠心耿耿的心腹爭取點什么,否則的話,他良心難安。
“梁公。”眾文武傷感的抱拳道。
“諸公都是人杰,而大隋圣君知人善用,冠絕天下,諸公才華必有之地!”蕭銑揮手打斷了大家欲說的話,苦笑一聲,道:“咱們君臣緣分已盡,日后自該相忘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