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蕭銑,向圣上請罪。”見到楊侗望來,蕭銑拜倒在地,和他一起下跪的還有他的一干心腹。
楊侗深深的看了蕭銑一眼,嘆息道:“你違逆天意建立偽國,登基偽帝,本該誅滅九族。但你在我大隋的感化下,能夠迷途知返、主動放棄偽國,歸降大隋,讓荊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從這方面上說,你也算是立了功的,如今功過相抵……”楊侗上前將蕭銑扶起,又說道:“朕身上本有蕭氏血脈,如今你我又是翁婿關系,就不必過于自責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多謝圣上不罪之恩。”
楊侗的安撫使蕭銑松懈了下來,嘆了口氣道:“微臣不識大勢,自不量力的想復興祖業,直到天使到來陳說厲害,這才幡然醒悟,微臣愿以此殘軀效忠圣上,為過往罪孽贖罪。”
自古以來沒有人不怕死,但有仁人義士為了大義,寧愿死亡也不甘屈服,這才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等壯懷激烈的蓋世詩篇的誕生。
歷史上的蕭銑也是感知李淵容不下他,自知必死無疑,所以慷慨的說出‘隋失其鹿,英雄競逐……’之句。他如今雖然做不了帝王了,卻可以繼續過富貴生活,自然不會傻乎乎的慷慨陳詞,自尋死路。
他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實實呆在京城,深居簡出,就能平靜地度過后半生,如果還像從前到處拉幫結伙,等待他的恐怕只有死路一條了。
楊侗笑道:“江陵公的誠意,朕欣然接受。將來朕一定會給江陵公為國效力的機會!不過眼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江陵公去做。”
蕭銑躬身行禮道:“微臣愿為圣上效力。”
楊侗點了點頭:“太皇太后在世至親不多,對江陵公這個侄兒極為想念,朕想請江陵公先入京城,以安太皇太后之心。不知意下如何?”
蕭銑秒懂。
這說了半天,就是不準他插手軍政、不許他在荊襄。說到底還是怕自己反復無常,重新割地自立。
他能說不愿嗎?
肯定不行。
蕭銑施禮道:“太皇太后對微臣多有照料,然微臣卻一直沒有拜會,實在不孝之極!微臣自感罪孽深重,恨不得脅生雙翼,飛到太皇太后面前請罪。懇請圣上,讓微臣立即動身。”
楊侗暗自點頭,蕭銑還算識時務,可以讓蕭月仙現在的身份安其心:“明晨再去不遲,朕這里還有江陵公另外一個至親。”
“何人?”蕭銑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朕之愛妃、卿之愛女,惠妃蕭月仙!她與江陵公分開大半年,十分想念父親,朕就把她也帶來了。”
“多謝圣上!”蕭銑聞言大喜,他放下權力之后,對于親情尤為重視,一直擔心身在宮中的女兒受人欺負,從楊侗話語之中,感覺到他對女兒的寵愛,剎那之間,籠罩在心頭的陰霾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