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侗望著心腹愛將,微笑道。
“喏!”薛萬徹上前陳說!
事情的始末是從接到命令跟丘師利匯合開始,到千里奔襲、殲滅西秦殘余勢力、兵臨積魚城下,截止于慕容伏允乞降認罪。
薛萬徹的口才說不上好,至少沒有讓人感覺到戰場之上的刀光劍影、慷慨悲壯,但是沒有任何多余華麗之詞修飾,反而直擊人心,讓人深深的感受戰事之慘烈、天氣之惡劣!
“只可惜許多受傷將士身子虛弱,受不了惡劣氣候,在回程途中全部睡死了。”說到最后,薛萬徹的語氣變得低落起來。
“諸位!將士們為了絲綢之路的和平、為了所屬國家的榮耀,付出了年輕的生命!朕決定重重賞賜這些戰死將士的家屬!”楊侗望著眾人,語氣沉重的說道:“錢財從戰利品中里出,不用大家花一文錢,但是朕希望你們監管到位,如數的把賞賜送到將士家屬之手,勿使這些為絲綢之路和平而犧牲的將士家屬寒心,否則的話,朕會很不高興。”
焉耆國王上前幾步,高聲道:“請圣人可汗放心,臣一定全力監督,決不會少將士家屬一個銅錢,對于這些忠勇將士家屬,敝國的封賞也不會少。”
其余人等,亦是紛紛表態。
“至于活下來的將士,按照軍功酌情提拔,并按聯軍獎賞制度直接發到他們之手。丘將軍,將士們是你從西域帶來作戰的,你對他們比較熟悉,生者死者的軍功由你負責核實,撫恤、獎勵務必公平公正。”
“末將領命!”丘師利上前一步,躬身道。
“你的才華能力都不差,欠缺的是大規模的實戰經驗,經此一役,你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朕封你為第八軍主帥、向善志為副帥,繼續在明月郡訓練聯軍!蘇將軍,你就入朝聽用吧!”楊侗看向兩人,微笑道。
“末將多謝圣主!”蘇定方、丘師利聞言,臉上均是閃過一抹激動之色。
丘師利由副轉正,是升職。蘇定方雖然沒有任何封賞,但他知道楊侗調他入朝,其實是為了來年的大戰,只要有出戰機會,就不怕沒功勛。
“吐谷渾經此一役,已經是傷筋動骨。但是慕容伏允是一個喜歡拿國運作賭注的人,第一次襲擊絲綢之路的下場,是被我朝武帝滅了國,然而用不了幾年,他又故態復萌!朕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又來襲擊商道,況且除了吐谷渾,還有西突厥的很多大部落沒有融入絲路聯合體之中,這些人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慕容伏允,聯軍很有必要繼承存在!至于這些立功的將士,朕打算留他們在大隋武學院深造一兩年,學習大隋先進的兵法,所以來年需要補充三萬名將士,諸位對于朕的安排有異義嗎?”
“聯軍的價值已經體現出來了,我于闐國對圣人可汗的決定深表贊同,愿與大隋同進退。”如不是聯軍出手,于闐國根本扛不住吐谷渾的襲擊,要是慕容伏允再次搞事,首先遭殃的依然是于闐國,對于聯軍的存在,于闐國國王舉雙手贊成。
其他人也沒反對。畢竟在這次事件中,各個國家都受到了實惠,如果裁撤聯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立面對吐谷渾、西突厥。西域各國本身是誰也不服誰的一盤散沙,如果沒有聯軍,大隋憑什么支持他們對抗外敵?而不管是西突厥、還是吐谷渾,全都是只進不出的貔貅,給西域給去的只有無休無止的強迫、壓榨。哪像互利互惠、平等相處的大隋這個泱泱大國講究啊?所以有大隋在西域主事對誰都好,至少可以將各個國家的力量擰成一股勁來使。
他們面對強盛的大隋王朝,也沒有爭鋒的意思,一個個如表現得相當聽話、乖巧。對于楊侗在軍事上的設想、設計莫不是言聽計從。至于立功將士到大隋‘深造’的計劃更是舉雙手贊成,他們認為自己國家的人能夠學到大隋兵法,那簡直是天大之喜,以后回國了,自己也可以組建強大的軍隊!
楊侗微微一笑!經過深造的這些人,肯定還是以前的人,但幾年洗腦下來,恐怕就會換掉一個靈魂,到時候,這些被各國寄予厚望的留學生,大都是各**隊的中堅之力,沒事搞點軍事政變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