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歸玩笑,但我們也不能大意,請些熟識本地氣候的老牧民入營聽用,這叫有備無患。”楊侗吩咐道。
“喏。”劉仁軌拱手應命。
楊侗想了一想,又說道“我們來到河源也有三天時間了,并以虛虛實實之策將二吐聯軍之力調到了這一邊,但假的終究是假的,為免夜長夢多,朕決定連夜行軍,與王伏寶匯合,然后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干脆利落的擊潰西路吐蕃軍。然后派一支偏師南下,直取吐蕃國都邏些,誘使朗日贊普營救,我主力之師則半道攔截。”
“圣上,我們的主要目的是殲滅吐蕃有生之力,占不占領城池都不要緊。”杜如晦說道:“微臣認為擊潰西路軍的時候,朗日贊普就會揮師西進,所以這支偏師只須佯裝南下,然后調頭與主力一南一北夾擊敵軍,將戰果進一步擴大。至于吐蕃國土,則由象雄、女兒國,以及吐蕃內部的反對勢力爭奪好了,我們沒必要在里面浪費太多軍力,免得成全某些勢力。”
“這是個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集中精力謀攻朗日贊普為首的十多萬眾。”楊侗不是剛愎自用的人,稍一考慮,便選擇了從善如流。
“啟稟圣上。”這時,一名修羅衛校尉在帳外稟報:“沈大將軍有緊急戰報傳來。”
楊侗精神一振,道:“呈上來。”
“喏。”校尉入帳,將兩份譯好的戰報呈上,楊侗匆匆忙忙的看完,臉色忽然露出了詭異的表情。
“圣上,出了何事?”見到楊侗臉色古怪,杜如晦連忙問道。
“沈光以微小的代價,在瀘川合江一帶以火攻之計,取得了不亞于赤壁之戰的輝煌戰績,殲滅了李淵入蜀一萬多名水軍、五千多名陸軍。千多艘大小船只組成的船隊全部被燒光,李淵在荊州搜刮到的百萬多石糧食和無數財物也葬送在大江之中。”說到這里,楊侗偷偷的看了眼衛鳳舞,又說道:“袁天罡、袁紫煙父女率領僚王三部的萬名勇士及時趕到,他們把陸上軍營給點了,然后雙方聯手,又消滅了兩萬多名唐軍士兵。”
“袁氏父女入蜀已有不短時日,他們收攏到的只是一些小僚寨,稍微有點規模的寨子雖然愿意尊我大隋王朝,但都不愿派人參與到隋唐之間的戰爭,他們父女這次居然說動僚王出兵,還恰巧趕上了沈將軍發動的戰役,實在太意外了。”許是隋軍贏多了唐軍,所以杜如晦對沈光的大勝并沒有感到太多意外,倒是僚人的出現讓他深感興趣:“關鍵是威望素著的僚王直接出兵參與隋唐大戰,這對其他寨子的影響極大,只要他愿意出面,定能收復到更多僚人。”
“杜尚書所言極是。”劉仁軌亦是興奮的說道:“僚人世居山林之間,終日與毒蟲猛獸為伍,雖然有些野蠻,但他們驍勇善戰,拿手的本事也很不少,比如說馴獸、煉制藥物、尋找礦物等等,大隋欲興,這類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關鍵是高達百萬的人口若是下山,那對人口銳減的大隋王朝的戰后重建必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袁氏父女真是立了大功。”
衛鳳舞也聽出了種種好處,可是她卻發現楊侗悶悶不樂,有些感到不明白了:“圣上,袁氏父女確實做得不錯啊,連僚王都能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