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成都城的羽翼,蜀郡九隴縣一直以來就囤聚著五千兵馬,當戰火蔓延到蜀郡綿竹縣,李世民緊急以心腹羅君副為將,率領一萬士兵接管九隴縣的防務,既是防備成都城西北一帶可能出現的敵人,也能隨時增援北邊汶川、東邊雒縣,同時也是跟九隴、雒縣之南的興樂縣形成攻守犄角,要是一方出事,另外兩方可支援,也可當后路。而在昨天,又來了一萬吐蕃騎兵,也就是說,九隴縣現在有兩萬五千名主戰士兵。
雖然楊侗的軍隊受堵雒縣之后,蜀郡北部并沒有出現其他隋軍兵馬,但羅君副卻不敢有絲毫大意和懈怠之心,每天都會巡視營地,抓緊時間操練兵馬,為隨時可能出現的大戰做好準備,與此同時,也加強了對雒縣方面的監視,一旦雒縣不濟,或是有破敵的契機,他便從九隴出兵。
這日,羅君副正在巡視軍營,一名風塵仆仆的親兵忽然飛馬入營,遠遠地就大聲道:“羅將軍,前方急報。”
“何事?講來聽聽!”正在巡查軍營的羅君副聞聲道。
“喏!”親兵翻身下馬,沉聲道:“汶川護羌將軍賀越古、中郎將權懷恩聯合發來急報,同昌郡治同昌城告破,郡守豆盧仁業、郡丞龐卿惲戰死,全郡已歸隋軍所有。而汶山郡除了汶川以外,余者各縣全部淪陷敵手,如令正有大量兵馬集結于北部的通化縣,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向汶川進軍,據權將軍稱,隋軍兵力足有三四萬之多,而汶川城兵力稀少,恐不可敵,還請將軍速速派兵馳援。”
“通化城確實有三四萬大軍嗎?”羅君副心頭一沉,雖然隋軍兵多將廣,但兵力也很分散,主要集中在益州南北,至于中部隋軍,則是主要集中在雒縣一帶,且不久前斥侯來報,本就一分為二的隋朝第一軍在江源城取得打敗李孝常的大勝之后,再次一分為三,而這么短的時間內,在雒縣隋軍沒有北止的情況下,汶川一帶卻出現三四萬人馬,這也未免太快、太不合理了吧?
難道是李世謨從江源郡永治城又帶兵來了?
這也不對。
因為有關這個新郡的情報上說,境內除了第一軍之外,并沒有其他主戰之軍啊。
“正是。”親兵連忙回答道:“賀將軍、權將軍說是他們一直派人嚴密監視,發現隋軍不僅人數眾多,每天操練出來的聲音巨大,要是沒三四萬人,根本沒有那么大的聲音。”
“這支隋軍的主將是誰?裴行儼還是李世謨?”羅君副隱隱覺得有些不妥,但一時間想不出一個所以然,賀越古是青羌大酋長,他不太了解,可是他和權懷恩在李世民帳下一同為將多年,深知對方是一個十分嚴謹的人。
“這…”親兵仔細看了一遍信函,搖搖頭道:“信上沒有說清是誰帶兵。”
羅君副思索片刻,就有了決定,說道。“三四萬大軍來犯,將是一場大戰,命敬君弘謹守九隴大營,我點兵一萬,馳援汶川。”
面對聲勢浩大的各路隋軍,只有兩萬五千士兵的九隴軍,除了要從側翼牽制隋軍,分擔雒縣壓力,更有拱衛成都城之責,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大軍盡出,一萬士兵已是他能派出的極限。也幸好敬君弘兵敗綿水之后退到這邊,否則的話,他連個像樣的將軍都沒有。
“羅將軍!”不一會兒,接到命令的敬君弘飛馬趕來,對著羅君副遙遙一禮,大聲說道:“此刻我軍恐怕調不出一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