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唐軍戰敗,乃是在楊侗的意料之中,可是段志玄、衛孝節死訊的傳來,還是讓楊侗有些愕然。
衛孝節也就罷了,這個段志玄在史上是鼎鼎大名的名臣、名將,他的本事絕對不差,如今卻死在尉遲寶琪和幾個小兵的手里,如今聽起來,也是讓人不勝唏噓。至于劉弘基讓出武都郡,使益州北部歸于一統,不單是件意外之喜,同樣也讓楊侗看到了這位名將的魄力。
雖說一仗不打就逃跑聽著有些窩囊,可是在三路大軍合圍之勢未成之時,就緊急撤離,這無疑是最英明的決定。只不過長征可不是這么好走的。
益州北部、中部如今全都成為大隋的疆土,如果唐軍只有幾千號人,劉弘基倒是可以藏到讓隋軍無處尋找的大巴山、岷山,可是他麾下還有人數眾多五萬大軍,這么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焉能瞞得過隋軍耳目?
更何況,劉弘基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蜀郡、資陽,只要抓住這兩個要點,他就跳不出隋軍的‘五指山’。
所以,撤軍的唯一的好處就是避開四面合圍的困境,使唐軍能夠采取層層防御、且戰且走的戰術,應對一面之敵。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尉遲恭、王伏寶、堯君素、劉綱應該已經在平武郡、或是義城郡某處設好伏擊圈,正等著劉弘基一頭子鉆進去。
“劉弘基撤回蜀郡的想法是不錯,可我們的將軍不是站著不動的木頭,此戰已經毫無懸念。”楊侗笑著說道:“朕現在在想,要不要讓尉遲恭他們帶著大軍前來蜀郡。”
“我們在蜀郡周圍的軍隊已經很多了,完全沒有興師動眾的必要。”房玄齡稍微停頓了一下,為楊侗算了一筆賬:“蜀郡之北的第一軍、第五軍和各種輔兵加起來,足有十三萬之多;蜀郡之南的兵力就更多了,第七軍、第十軍、北鎮軍、太和軍、僚人戰士和輔兵計有十五六萬,累計起來,絕對不下三十萬,這本來就已經是牛刀宰雞,要是再把第七、第九軍也召集而來,微臣都擔心沒有地方擺開陣式了。”
“說得也是!就讓尉遲恭、王伏寶、堯君素早點結束戰斗,讓軍隊就地休整,他們這些主將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前來助戰。”
其實楊侗也不過是說說而已,畢竟十幾萬士兵在戰爭期間的每天消耗,可不是小數目,朝廷雖然富足,可也不是這么揮霍的,與其浪費在毫無益處的地方,倒不如用來募集、雇傭人手,多開幾條官道、水利,加固黃河長江的堤防。
更何況,目前這三十萬大軍已經壓得唐朝上下氣都喘不過來,要是又再增兵,恐怕唐軍直接就端起李氏父子的頭顱來投降了,這顯然違背了楊侗借助戰事,把偽唐精英一網打盡的戰略。
世家門閥經過楊侗這么多年的驅逐、追殺,成都平原成了大小世家泛濫的重災區,有許多世家門閥固然給李淵屠殺了,可按照世家門閥明暗兩線的生存方式來說,他讓李元吉殺掉的,多數是不服從他的、表面上的大勢力,更多力量實則是隱忍不言的臣服在李淵淫威之下。李世民奪取權力之后,為了凝聚各方力量來與隋朝作戰,在政策上,對這類人大開綠燈,以許許多多的利益妥協使這些勢力穩定下來。所以李滅李唐王朝容易,要把這些不安分的力量消除卻比較困難,而到治理時期,朝廷又不能以鐵血手段亂殺一通,但是這么一來,這成都平原遲早成了世家門閥的天下。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敵我分明的時候,以消滅敵人的名義,把他們堂堂正正的殲滅干凈,免得日后跳出來搞事。
“圣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