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綸聽了這番話,也不由嘆了一口氣:“我們這些年,練好一批士兵,很快又損失干凈,幾無能征善戰之軍,根本沒法做到以老帶新我們要練的戰法何止是夜戰?”
張士貴不好在這個話題上接,反問道:“段將軍不在車免鎮,難道那邊出事了?”
“是,也不是!”段綸說道:“資陽城雖已收回,但資陽、普慈南部的牛鞞縣卻給另外一伙亂民占據了,那里的十多萬石軍糧,如果不能盡快把牛鞞縣奪回來,失去不但是軍糧,還是我們和本來是侯君集將軍之間的一條紐帶,所以想問問你的意思:我們離牛鞞比較近,且壓力不像侯君集那么大,是不是可以把這支亂軍滅了?”
雖然這支軍隊當初以張士貴為主,但是李世民先把元仁師安排進來,接走了后勤輜重等物資,如今又讓段綸給張士貴當副將、分走一部分軍隊,說到底,李世民已經不太信任張士貴了,畢竟唐朝已經淪落到了這步田地,張士貴對大唐的忠心動搖也正常。
張士貴自也知道元仁師、段綸為何而來,只是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即可,說出來就難以收場了。
他默默的考慮了段綸的建議一會兒,皺眉道:“雖然這支亂民已經威脅到了我們,也到不得不清剿的地步了,可韓良將軍就吃過亂民的虧,我們不能過于大意,需要派遣一名善戰之將帶兵過去,要不就讓張瑱帶一支新兵、老兵混合的人馬過去,借助此戰來練兵。”
段綸點了點頭道:“將軍所言不無道理,不過卑職認為事關重大,而少將軍又要訓練士兵新戰法,分身乏術,還是由卑職率軍前往破敵好了。”
張士貴心下恍然,段綸分明是不愿自己獨領一軍,便以剿匪為由再次奪走一部士兵,如果成功剿滅牛鞞亂民,既能在軍中豎起威望、站穩腳跟,又能削弱自己的影響力,同時還立了功,可謂是一箭四雕。學不到他老子、隋朝故兵部尚書段文振帶兵打仗的厲害本事,但這份算計卻是勝了無數倍。
但是從國勢上說,張士貴也認為有必要殲滅這支亂民,沒有絲毫反對的理由,稍微權衡了下敵我雙方的實力,便說道:“既如此,我們父子謹守普慈,以防隋軍來犯,至于牛鞞方面,將軍認為需要多少士兵?”
“一萬士兵、新老和半,將軍以為如何?”段綸笑問,他的用心正如張士貴之所料,見他如此上道,便說出了元仁師幫自己敲定的兵力數量。
“可以。”張士貴點了點頭,一萬人,也是他所能分割出去的極限了,太多的話,這邊根本防不住隋軍。
“那卑職就去準備了。”段綸目的已經達成,也不多言,當即告辭張士貴,準備率軍前往牛鞞城,將牛鞞城一舉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