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由于是李瑗在負責,鎮守安化門、明德門、啟德門的士兵盡皆是隋軍士兵,當煙花消失那一刻,不用李瑗下令,將士們已經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將羅士信、裴行儼、尉遲恭為首的三支大軍迎入城內,三支鐵騎毫無停歇,沿著三條長街向北殺去。
緊接其后的是杜伏威的軍隊,他們入城之后,便按照事先安排分開,沿著一條條橫行殺向各里坊,如把折扇一般冉冉向左右打開,之后則是帶著攻城器械的攻城梯隊。
與推進勝利的南部三軍相比,李靖、薛萬均和北城的楊義臣、楊善會、楊綸、裴仁基則是遇到了頑強的抵抗,但各軍將士知道這是天下統一的關鍵一戰,個個都展現出了超乎以往的勇武。
而且他們根本沒有進攻重兵防守的城門,而是對著防守力量薄弱的城墻發起了進攻,一隊隊將士在一架架咆哮發威的破軍弩、破城弩、蜂窩車弩的掩護下,把一輛輛登城車推到護城河外,然后把繩索拉開,使登城車上高高豎起的云梯跨越護城河,直接搭在了對面的城墻上面,守城的唐軍士兵雖然冒著被射殺的危險想把云梯推倒,但因為云梯有登城車固定得死死的,人力就根本推不動。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隊隊衣甲鮮明的隋軍士兵如履平地一般竄身而上,稀稀拉拉的箭矢,根本難以對洶涌而來的攻城部隊造成實質性傷害,反倒被對方手中射程更遠、威力更強的連弩殺得抱頭鼠竄。不到一刻鐘功夫,各方攻城部隊已經成功的殺上城頭,與城墻上的唐軍士兵廝殺在一起,有了先頭將士頂著,后面的士兵源源不斷的涌上了城頭,將抵抗的士兵誅殺干凈之后,然后沿著一個個豁口往兩邊殺去,四方將士們把外城墻完全占領之后,又以類似方式奪取內城城墻,激烈喊殺聲響徹云霄。
李世民在城防方面,采取的本來就是外松內緊的策略,城防軍盡皆是弱旅,而被李世民倚重的萬歲軍又發生內訌,打得不可開交,此刻的成都防御正處于最亂最薄弱的時候,而且隋軍沒有按照正常的套路來打城門,而是避實擊虛的朝著城墻打,當守城門的軍隊準備去支援的時候,各段城墻已經被隋軍占領。
隋朝軍隊的戰斗力不止體現在裝備上面,個人戰力、協同作戰、作戰經驗、戰斗意志等等方面也處于全方面碾壓的態勢,從廝殺一開始,守城唐軍就被打懵了,哪怕隋朝一名普通士兵,展現出來的戰斗力都比唐軍的校尉隊正、旅帥還強,甚至一些校尉都不如。
這也是李氏父子對軍隊進行大洗清帶來的惡果,底層將領的大量損失,直接影響了軍隊的戰斗力,更何況唐軍練一次兵就損失一次,本就沒有什么百戰之軍,這又如何是身經百戰、精打細算出來的隋軍主戰兵的對手?
最關鍵的是羅士信、裴行儼、尉遲恭、杜伏威已經率軍殺進城了,十多萬士兵在城內的喊殺聲,令守城士兵膽戰心驚,擔心兩面受敵之下,紛紛逃竄。各級將領雖然鼓足士氣,但支撐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徹底崩潰。
城墻上的唐軍士兵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唐軍士兵或逃、或降,各道城門紛紛被打開。
至此,成都城護城河、內外兩城這三道最堅固的防御徹底淪陷。
各支軍隊奪取城池之后,按照事先安排下的任務,浩浩蕩蕩的沿著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十四條大街向太極宮方向集結,而杜伏威的兩萬四千名士兵,則在黑冰臺等各支勢力的幫助上,負責清剿城分布在109坊內的千騎軍,及時的誅殺了一些趁亂搞事的亂兵、地痞流氓,有效的保護城中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迅速占據各里坊,一一排查坊間街巷,排查殘兵亂兵,但凡遇到擾民者,不分敵我,斬立決!”
杜伏威、闞棱、王雄誕父子三人指揮各路兵馬,有條不紊的搶占城中各處要地和各坊坊門,并讓坊間百姓關好門戶,不要出來。
——————
【說真的,最后這幾章實在是太難寫了、太難收尾了。寫好的內容是刪除了一遍又一遍,接著對著空白文檔抽了一支又是一支煙,總是覺得還有很多很多的人和事都沒有交待清楚,各種頭緒紛來沓至,為了結尾,甚至睡都睡不安心。接下來到底有一章、還是兩章,現在都還沒有構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