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韋應梧果然話鋒一轉:“你的有些地方伏筆處理的不夠圓滑,人物的出場又相對簡單粗暴,沒有懸念。”
他指了指社刊上的文字,道:“第二章轉接的還行,就是童年的描寫有些冗雜,可以簡短一點。不過這些既然已經發了,就代表經過社里的同意,我就不再說什么了。但第四章你開始說主角去了天山,然后開始描寫天山的生活;這里的問題在于,這是個武俠,雖然主角是第一視角,但是你不能好像過日子一樣,按部就班的寫下去。”
余瀟點了點頭:“我確實應該插些伏筆,將劇情再設計的圓潤一些。”
韋應梧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老生常談了,就是你的節奏。”
余瀟道:“節奏還很慢嗎?我已經盡力加快了。”
韋應梧道:“我理解你從前看的都是金庸古龍的書,他們往往會為一件事情鋪墊很多事情,不過現在人的節奏很快,如果你一開始沒有寫出激烈的矛盾,那么就無法吸引別人再讀下去。如果一個場景沒有沖突,就會讓人看得興味索然,每一個場景都必須要有某種形式的沖突。”
他接著說:“沖突主要體現在三點:與他人的沖突、與世界的沖突和與自我的沖突。”
余瀟道:“社長,可是我有寫主角下山回家解決感情的問題啊。”
韋應梧搖了搖頭:“這個劇情設計的不太好,你之前并沒有太多筆墨去描寫主角和林靜嫻的感情,會顯得很突兀;你如果說他是逃下山還有些沖突點,如果是了感情,你前面還得再渲染一些戲份。還有我看到你第十八章才寫到了家破人亡,前面鋪墊的太久了一點。”
余瀟道:“社長的意思是,死人死的太晚了嗎?”
韋應梧道:“你也可以這么說,除了第一章有對決,但這對決其實并沒有什么打斗的場面;而剩下這些章節全是一種敘事的感覺。如果你覺得主角太小,沒辦法這么快引起矛盾點,你可以讓他的父親去引起爭端。”
韋應梧喝了口水,緩緩道:“在你的里,你寫道主角的父親在名望最盛時,隱居起來;那這其中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對吧?”
他頓了頓又道:“可是這秘密你沒有點出來,又開始寫他非讓主角去天山;我雖然大概能猜出是什么原因,但是現在的讀者是不太愿意動腦子的,你不用完全說出來,但是要點一點其中原委,你懂我意思嗎?”
余瀟點了點頭:“社長的意思是,設置某一個仇家要找主角的父親報仇,其中穿插一些打斗場面?”
韋應梧道:“可以是這樣,主角的父親收到風聲,有人要找他尋仇,于是他不得已將主角送去天山,以免慘遭不測。”
“然后,你既然開頭寫了五音,也可以讓其他人也冒出來;畢竟當年是五個人的事情,現在也該是五個人去處理;這樣就顯得有邏輯一些。”
余瀟默默地在本子上記下了這些觀點,同時腦子里也有了一些想法。
韋應梧又道:“還有,主角在天山并沒有受到天心道長的特殊指點,平時挑水砍柴和普通弟子無異,但在下山后武功怎么就突然表現的很高了呢?”
“他下山后發現自己家破人亡,這時他的上官伯伯又怎么會突然出現在這里,你這些都要點一點。”
余瀟道:“我知道了,社長,我會回去再修改修改的。”
韋應梧道:“我還是很看好你的,你的文字功底不俗,但稍稍有些緊?你明白嗎?大膽的去想,武俠就是會有些天馬行空在里面。”
“有些對話,有些描寫,你覺得不影響劇情的,該刪就刪;不要覺得寫了那么多字,不舍得。”
余瀟點了點頭:“知道了,社長,我會用心修改,不辜負你的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