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的好日子,的確是來了。
慕容博和其它的家將也都進入了拜占庭帝國的軍隊高層,他們的武功,的確是拜占庭軍隊急需的。
有時候一個刺殺,就能改變戰爭的局面,歐洲現在的局勢,也很微妙,某個高官被刺殺,這個國家就會動蕩起來。
歐洲人的武功,更注重劍術方面的東西,內功一道,高手并不多,能跟慕容復、慕容博抗衡的,自然更少了,所以,這兩爺子屢屢得手,刺殺了很多小國的高官。
過了幾個月,拜占庭的軍隊,也開始到處征服,他們也是希望恢復昔日的榮光。現在拜占庭面臨的威脅太多了,比如塞爾柱突厥,比如歐洲的日耳曼人等等。
慕容復的加入,無疑給了拜占庭軍隊一種新的機遇。
這家伙就喜歡用武力欺負人,一旦相遇,他都會先搞死對方的統帥,然后再進行兵團作戰。
楊遠一直在看熱鬧,慕容復的發展倒是很順利,沒有出現多大的挫折。
只要他不作死,復國大夢應該可以實現了。
這時候的歐洲,的確是很亂的,到處都是國家。
相互之間,也斗得你死我活的,這歐洲人的本性,看來是爭強好勝,骨子里都是殺戮啊。
死這么多人,怎么發展?
難怪歐洲在歷史上長期處于一個混亂、落后的局面。
又過了兩年,慕容復被拜占庭皇帝封為燕王,在東歐分到了一片土地,他終于如愿以償了。
而慕容復也實行仁政治國,對這片地盤,經營得很小心,對百姓很照顧。
燕國的日子,倒也逐漸好了起來。
未來能發展到什么程度,楊遠也預測不了,反正現在這小子,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對楊遠,慕容復自然是感激不已,要不是楊遠,他怎么可能有今天?
對燕國來說,在哪里統治,其實都差不多,更何況,在這里遇到的對手,遠比大遼和大宋要弱得多,因此,他是很滿意東歐這塊地盤的。
治理了幾年之后,燕國突然向歐洲各地發動了猛攻,這時候的燕國已經有大軍三十萬,國力強盛,慕容復的野心,也徹底膨脹起來了。
估計此后,燕國都會在戰爭中度過,這不知道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對楊遠來說,看看熱鬧就是了。
十年之后,東歐完全被燕國占領,這個世界的歷史,那是肯定大變樣了!
作為一個大國,現在拜占庭帝國也對燕國開始提防起來,雖然是有親戚關系,但是誰敢保證慕容復不會攻擊他的老丈人呢?
.........
看到慕容復干出這番事業,楊遠倒是挺欣慰的,到底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人物,盡管他在原著中是個反派,但是現在做的事兒,還是非常的值得稱道。
另外,他對老百姓也很好,算是個明君。
楊遠就回了中原,到處溜達了一番。
慕容家離開之后,中原的事情,則變化多了。
加上玄慈和葉二娘也離開了,很多事情都變了。
蕭遠山沒有了目標,搞死了當年雁門關事件的其他人之后,直接帶著蕭峰回了大遼。
這條線,也少了很多事情。
倒是大理國這條線,還是狀況不少。
楊遠去了一趟天龍寺,偷閱了一下六脈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