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看起來已經有七八十歲了,頭發花白,衣衫簡樸,和黎玉蘭一樣,面黃肌瘦,骨骼高高聳起。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老婦人笑道,看向黎玉蘭,眼中滿是慈祥。
她知道黎玉蘭出去是去打劫山賊,她沒有辦法幫助她,她所能做的,只是在心中為她祈禱?
想要活下去,就要拿命去搏,這就是這個世道。
“大母,您怎么出來了。”黎玉蘭趕緊下了馬車,扶住顫顫巍巍的老婦人。
這年頭可不安全,說得嚴重點,一個人走在路上,可能突然間就能冒出來三五個大漢將人擄走做成夜宵。
“我沒事,不是要到施粥時間了嗎?我正好要提前過去,畢竟要一視同仁,不能讓百姓們認為成兒濫用權力。”老婦人擺了擺手,嘆息道。
“成兒說你出去尋找糧食,唉!”老婦人嘆息了一口氣,微微搖頭,不愿意再說下去。
看向瘦骨嶙峋的孫女,老人的眼中,有淚花閃動,一股難言的情緒在心中發酵。
孫明在一旁默默的看著,默不作聲,但心中,對于這云州的情況卻更加明了。
無論是前世今生,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連飯都吃不上的情況,一時間,心中倍感復雜。
黎玉蘭的家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百姓。
入目所見,到處都是面黃肌瘦的饑民,到處都是被啃得光禿禿的樹干,絕望與麻木,充斥在每個人的頭頂。
“那是我祖母,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黎玉蘭嘆息道,小聲和孫明說著一些關于云州的情況。
跟隨著隊伍,一行人駕馭著馬車緩緩進城。
見到了馬車上的糧食,所有的饑民,都似乎來了精神。
很快的,一行人便來到了三水城的城中心,一個破舊,但卻很寬敞的廣場上。
廣場周圍,站滿了等待施粥的饑民。
但偌大的廣場上,竟然無一人喧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廣場上。
那里有一口散發著騰騰熱氣的大鐵鍋,半米方圓,聚集了所有饑民的目光。
大鍋旁,一個身材肥大的官老爺搖著蒲扇坐在一張老舊的太師椅上,小眼睛望向跪倒在地的一個中年男子,目光咄咄逼人。
“黎文成,這就是你熬的粥,這是粥嗎?這能讓饑腸轆轆的百姓活下去?”
官老爺瞥了一眼大鐵鍋里面的粥,臉色微微難看,說是粥,其實就是湯,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那里面的米粒絕對不超過十顆。
他知道有人會貪污賑災的糧食,但沒想到竟然會貪污到這種程度。
跪在地上的黎文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絕望,他知道,自己的路要走到頭了。
從他接任粥場糧官開始,他便知道了自己遲早會有這么一天,只是沒想到,這一天到來的這么快。
但他沒辦法,為了一頓飽飯,他不得不如此。
成為粥場糧官后,可以每日吃一頓飽飯。
他倒是不在意饑餓,可他的老母親,年邁的身體可扛不住饑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