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拜完,公孫瓚上前扶起了劉備。
“好,你我兄弟同心協力,誅殺袁賊,奪取冀州,同享富貴”
公孫瓚說完,劉備拜退。
劉備退出后,一白袍戰將走了過來。
“玄德公為何如此歡喜”
劉備聽后面色蒼白,立刻回頭一看,馬上轉危為喜。
“子龍為何在這”
劉備說完,四下看了看。
“末將見玄德公走進大營,故而上前詢問”
這個白袍小將,正是常山真定人趙云,趙子龍也。
自從袁紹,劉范在冀幽兩地崛起,兩地有志之士紛紛前往投靠二人,唯有趙云,帶著家鄉五百鄉勇,前來投靠公孫瓚。
公孫瓚問他,為何不去投靠袁紹,劉范。
趙云確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常山人經過商議討論,決定要追隨能夠為百姓奮斗之人,并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劉范而偏向于將軍您。
公孫瓚聽后又驚又喜,然也正是趙云這句話,讓公孫瓚一直不敢重用趙云。
后來劉備返回公孫瓚處后,與趙云結識,二人相見恨晚,常常促膝長談到深夜,于是劉備與趙云便相互依為心腹。
劉備四下看了看,便拉著趙云來到了自己的營中。
“子龍有所不知,我此去本欲與伯圭兄商議,求一縣之地,然伯圭兄確說,讓我明年與他同進鄴城,誅殺袁紹,事成或可得一郡之地,故而歡喜不已也”
劉備笑道。
“冀州袁紹”
趙云聽后,面露難色。
“子龍怎么了”
劉備見此,問道。
“那冀州袁紹,四世三公,強將勁卒眾多,豈是如此容易能誅殺得了的”
趙云一臉疑惑的說道。
“子龍何必擔心,伯圭兄麾下有八千白馬義從,又有三萬精卒,如此實力,而那袁紹麾下兵馬雖多,確不如伯圭精銳,且其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青并兩州,屆時伯圭只需一劍封喉,占領鄴縣,冀州唾手可得也”
劉備看了看趙云,笑道。
“若如此,玄德公可實現心中抱負否”
趙云又問道。
“匡扶漢室,安定天下,比乃我心中宏愿,又豈能忘卻”
劉范又笑道。
“好,既如此明年我愿相助玄德公,南下鄴城”
趙云說完,立刻拜道。
“有子龍相助,大事可成也”
劉備立刻扶起趙云,并拉著趙云的手,心中極為歡喜。
而趙云面不改色,只是死死的看著劉備。
初平元年,注定將是大漢歷史上不平靜的一年。
然天下的動蕩,并未影響到幽州劉范。
自劉范改革中樞,分封諸文武后,諸臣將干勁十足,投入了各自工作當中。
十一月五日,劉范將張既任命為帶方太守,并將劉馥,梁習,顧雍等人傳到了薊縣。
三人接報后,立刻返回薊縣。
三人來到薊縣后,先休息了數日后,便一同前往,拜見劉范。
除去三人來到書房后,便上前拜道。
“拜見主公”
三人拜完,劉范一一扶起三人。
“不必多禮,這兩年你們辛苦了”
劉范扶起三人后,三人便一邊坐下。
而此時書房中,還有另外五人年輕人。
一個二十出頭,兩個十八歲,兩個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