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決定和余唐帝國議和,誰去談判!”
說完之后,高成陽嘆了一口氣,作為一國之主,下這種決定還是艱難的,但是現在如果不投降可能連命都沒有。
聽到國王的話之后,下面大臣都沉默了下來,最后都跪在地上,說一句:“我王英明!”
“誰去議和?”
這個時候大臣們互相看了看彼此,沒有人站出來,就算剛才主張投降的大臣也不說話了,投降可以,讓自己出去和余唐帝國議和?呵呵呵,還是算了吧,誰敢出去,回來以后就是罪人,等余唐帝國大軍退去之后,立刻就會成為民族罪人。
高句麗的王都正在為了決定如何議和討論著,城外余唐帝國大營之中,也在開會。
“太上皇,不出意外的話,高句麗人可能會投降!”
李靖看著興致勃勃準備布置戰術的余志乾,立刻出聲提醒,余志乾聽見之后,抬了抬頭,看了看李靖:“議和嗎?”
“是的太上皇,高句麗王城淪陷是遲早的事情,而且如果高句麗投降的話……”
李靖下面沒說,余志乾明白他的意思,這段時間接觸以來,余志乾用兵都是在盡量的減少士兵傷亡,所以李靖覺得圍而不攻,迫使高句麗投降是最好的辦法。
余志乾聽到之后也有些心動,哪怕用炸藥炸開城墻,也會造成一些士卒傷亡,雖然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是余志乾還是覺得能減少一些傷亡就減少一些傷亡。
這不是圣母,雖然余志乾已經融入了這個朝代,但是對于生命余志乾還是有著敬畏之心,自己這些士卒不能白白犧牲。
“嗯,那就等高句麗的人出來議和吧!”
大帳之中不少將領都有些失落,不打仗,對于他們來說不是什么好消息,畢竟軍功要依靠戰功來獲得,現在沒得打了,想要獲得軍功就十分困難。
下午的時候,高句麗王城的城墻上掉下來一個吊籃,幾名高句麗大臣被送出城,他們是出來議和的。
為首的是一個老頭,叫做高平成,是高陽成的弟弟,他作為代表,還有幾名禮部的官員,負責這一次談判。
“下國高平成見過余唐帝國太上皇!”
大帳之中高平成,給余志乾行了一個禮,很識相,是跪拜禮,余志乾聽見之后,點了點頭:“起來吧,不知道你們此次過來是為何?”
“太上皇,臣等前來是想要和余唐帝國議和,余唐帝國和我朝本為友好之鄰國,曾經互通有無……”
高平成開始給余志乾科普余唐帝國和高句麗的友好時光,說的兩個人就像是親兄弟還要親,高句麗一直將余唐帝國當成自己學習的目標,反正都是夸贊的話。
余志乾擺了擺手:“那為什么高句麗已經十多年沒有朝貢?”
聽到余志乾詢問,高平成臉色一正:“太上皇您有所不知,高句麗地處偏僻,民風彪悍,黑山白水之間一直有不少強人出沒,我國朝貢的隊伍,被這些人給搶走,我王也十分憂心……”
余志乾聽后冷哼一聲:“水路不通,海路不通嗎?”
“太上皇冤枉,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