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大學堂的門,云羅山這邊就會安排他們識字讀書,練武學藝,總會有一技之長在身的。他們若是能夠點化出靈光,這當然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沒有也不吃虧的。
不過,經過他們的走訪調查,明確答應將八歲至十歲適齡孩童送來大學堂的家庭只有大約一百戶左右,加起來還不到兩百名孩童,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男童,女童只有二十名左右。
這樣的結果,其實他們在建立大學堂之前,陳詠諾幾人已經大致有了預測,而且還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數次分析討論。
討論后的結果,便是陳詠諾將對這一些孩童每人每月補貼五塊靈石。
依照如今云羅山每年的收益進項進行細分,同時也把云羅山自家能夠拿出來的靈米和一階下品的靈果統計進去,他們一年勉強可以拿出兩萬靈石左右用于學堂補貼這一塊上面。
陳詠諾打算將這兩萬靈石分成兩部分使用,其中一部分用于補貼這兩百名孩童,這一些都是家中有靈田,可以負擔一部分費用的;另外一部分則是打算用抽簽的方式選取一百個適齡孩童,這一百個名額在未來一年內的費用將由云羅山全額承擔。
以一個孩童每月食用十斤靈米計算,一斤靈米等同于一塊靈石,這一百個孩童一年就要花費一萬兩千靈石。
只要是六大城鎮中的十歲孩童,都在這一次抽簽的范圍之內。
之所以會用抽簽的方式,主要還是想讓選拔更公平一點。
對于那一些孩童來說,不管是家中富裕一些的,乃至是貧困之家,他們在點化出靈光之前,發生的幾率都是一樣的,能夠影響到這個幾率的只有福緣一說。
福緣是一個很玄乎的關鍵因素,說不清道不明,也沒辦法證明它到底能夠影響什么,影響多少,但是你又不能忽略他們。
按照陳詠諾的預想,如果說這個孩子的福緣比較大,那么他在抽簽中能夠勝出的幾率就比較大。而且,他執意要將這一個方案堅持下去的理由還有一點,那便是男女比例和嫡庶等問題。
在他們前期的調查統計中,那一百戶自愿承擔一部分費用的孩童幾乎清一色都是嫡出的男童,只有少部分嫡出的女童和庶出的男童,無一個是庶出的女童。
男女點化出靈光的幾率是一樣的,但是受限于這里重男輕女、重嫡輕庶等不良的風氣,男孩子的機會總是比女孩子要多得多,嫡系的身份比庶出的更占優勢一些,尤其是在底層這一層級,特別明顯。
所以,只有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抽簽方式,才能避免過多的人為因素影響。
貧困者有機會,女童有機會,庶出也有機會。
為了幫這一些人獲得機會,陳詠諾力排眾議,硬是以山主的身份,將這個抽簽方式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