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密室之中,陳詠諾正在嘗試著參悟“先天一炁”,將金丹境最重要的這一步做好。
與凝結金丹相比,這一步更為艱難。因為,凝結金丹難歸難,還算是有章可循,只要按部就班,從前面的道基開始打好基礎,一路做到極致的話,基本上都能達到這一步。至于后面能不能凝結成功,這就要看個人的福緣和心性了。
就算是不能像陳詠諾以玄門正道之法凝結金丹,也可以以外門或者旁門之法做到,總歸是有出路的。
但是,這參悟“先天一炁”一事,卻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而且,你還不能隨意去打聽別人是怎么做到的,因為這會讓你有“知見障”,有害而無益,反而把自己帶往其他方向,有誘導的效果。
遍觀各大真經法典,也僅僅只有一句而已。
“然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
這一句話,基本上就是參悟“先天一炁”的名言警句了。說多了,反而不好;說少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陳詠諾念誦著這一句話,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吟少許,覺得這一句話中,“虛無”二字應是關鍵所在。只要明悟了這“虛無”二字,自然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這“虛無”的意思,到底是何意?
怎么才能達到“虛無”狀態?
想了許久,陳詠諾越想越迷糊,越想越不明白了。通常來說,絕大部分的修士在突破至金丹境后,肯定已經是筋疲力盡了,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他需要慢慢去適應身體道骨上的變化,等到境界穩定之后,對金丹也有一定的了解,這才來考慮“先天一炁”的問題。
接下來,悟性快的修士,可能只需要一年半載,或者是三兩個月的時間;而悟性相對較差,或者走偏了的修士,可能就是三五年的時間了。
陳詠諾又想了一會兒,依然琢磨不出來,毫無頭緒。
這時候,他知道自己若是繼續執著于此,肯定是達不到效果的。當一個人心態亂了,又要強行去做事,肯定是不明智的選擇。
與其做這種無用功,還不如將心思轉到其他方向上,比如說去近距離觀賞下丹田中的金丹。
想到這里,陳詠諾再不遲疑,趕緊將心中的這一絲焦躁趕走,轉而去細看體內的金丹。他這一次的結丹,險象環生,差一點就兵敗垂成了,是該好好去看一下這一顆來之不易的金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