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一封來自白陽山的請柬,徹底震驚了整個云羅山。
廣亮結丹成功了。
一年后,他將在白陽山舉辦金丹大典。這封請柬,就是白陽山發來的,邀請云羅山眾人過去觀禮。
就在請柬發過來不久,廣亮的師父郜楓還派人將二姐陳詠盼一家都提前接到白陽山居住,等到慶典結束之后,再跟著前去云羅山的族人回來。
這下子,本來默默無聞的云羅山真的在這方圓五千里地界名聲大噪,風頭一時無兩。
要知道,廣亮才剛滿五十歲而已。雖然他師從郜楓門下,但是他不到二十歲晉級虛形境,又在三十年時間突破至金丹境,這份心性和悟性足以被人津津樂道了。
若是他繼續保持這樣的勢頭,不說能超越如今的白陽山祖師,至少也能達到郜楓這個高度。不過,陳詠諾知道,這都是一些低階弟子的奉承之語,一面之詞罷了。若是想要達到元神境,位列真君之尊,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并不是修行得快,就一定能夠達到的。
隨著他的修為越來越深厚,他才發覺這修行之難,最難的便是在于保持原有的心境不受人干擾。
面對著突然躍升的實力,以及眾人的仰視,都能讓人的虛榮心極度膨脹。而且,實力越高,舉手投足便有毀天滅地之能,便很難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長此以往下去,心境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修為停滯不前或者是潛力用盡,前路斷絕,沒有人會輕描淡寫地接受這種變化,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會陷入偏執之中。不加注意的話,可能就會釀成大禍。
縱觀整個修行界,意氣風發的金丹真人不知凡幾,但是最終有幾人能夠邁出那一步。如此比較一下,便能知道個中緣由。
所以,陳詠諾對于這種奉承的話敬而遠之,將它們當成是磨煉道心之用。只有保持最謙卑的姿態,戒驕戒躁,才能讓自己保持清醒,而不是被它們迷惑了本心。
他甚至以為,郜楓將二姐一家接到白陽山居住,其根本用意就是讓廣亮能夠警醒這個道理。
不過,此事對于云羅山來說,也算是喜事一樁。陳詠諾也不會掃興,甚至將這份欣喜之情當成洪水猛獸。
道書上常有“紅塵煉心”一說。只有歷經世事,如同“船過水無痕”,才是真正的本心不移。當然了,明白是一回事,想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至少現階段的陳詠諾還是無法達到這種心境的。
就在云羅山處于一派歡欣鼓舞時,從通天河沿岸上來的低階妖獸和水族,越過了沿途的一些荒山野嶺,開始往人員密集的內陸進發。
路途中,有一些修真家族極力抵抗,也有一些關閉靈山避禍者,不一而足。由于敢于登岸的大多是三階以下的妖獸,靈智不高,實力也不強,白陽山只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當是魔劫來臨前的大練兵。
可能是妖神殿摸清了白陽山的這種態勢,那些低階妖獸不再與各大修真家族廝殺,而是開始搶占一些山頭,哪怕大部分山頭的靈氣極為稀薄。
終于,有一支妖獸小隊,已經將魔爪伸向了云羅山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