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偏殿厚重精美的大門虛掩,廊下兩個小太監半佝僂著腰站在柱邊,眼睛不時瞄一眼門口,心里想,自己這輩子大概混不到王先生這么高的地位了。
偏殿里,朱祁鎮坐在幾案后,面前一摞高高的奏折。他今年十六歲,已登基七年,朝政大多由先帝任命的顧命大臣處理,不過在用印前,他會看奏章,若是對大臣們的批紅有疑慮不解之處,會宣大臣們覲見。
在他下首幾案,坐一個白面無須五十出頭的老者,此人正是遺臭萬年的死太監王振。王振是掌印太監,但凡朱祁鎮覺得沒問題的奏章,都由他用印。
朱祁鎮看了半天奏章,有些乏了,伸了個懶腰,道:“王先生,今天就到這里吧。”意思是剩下的奏章今天不看了。
王振正色道:“陛下不可偷懶,須勤向閣老們學習政務才是。”
先帝駕崩前任命五位托孤大臣輔政。這五位是善謀善斷口才好的三楊,以及資深間諜大佬胡熒,軍方大佬張輔,日常政務由三揚處理,朱祁鎮看批好的奏章,目的是向他們學習政務。
朱祁鎮苦著臉道:“朕餓了,吃兩塊點心再看吧。”
王振沒再說什么,吩咐門外侍候的小太監進茶和點心。
“給王先生來一份。”每當這時候,朱祁鎮總不忘交待一聲,小太監也習慣了,應聲退下,很快兩份一模一樣的茶和點心擺上兩人的幾案。
就在兩人吃點心時,朱勇來了。
“宣。”朱祁鎮道。
朱勇踏著四方步進來,朝朱祁鎮行禮:“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賜坐。”朱祁鎮和顏悅色道:“卿今天校閱,可有出眾者?”
朱勇奉旨校閱,直到這時才來復旨,可見用心為國擇才。朱祁鎮還是信得過他的。
朱勇看了一眼端坐下首紋風不動的王振一眼,謝過皇帝賜坐,在右側的椅子坐了,道:“今天參加校閱的勛貴子弟寫了這樣一份卷子,臣不敢擅專,請陛下過目。”說著把帶來的卷子呈上。
本來應該由隨侍在側的王振接過卷子,轉呈朱祁鎮,但王振坐著沒動,小太監又在殿外,朱勇只好起身緊走幾步,把卷子放在朱祁鎮的幾案上。
朱祁鎮邊打開卷子邊道:“什么卷子如此要緊?”
王振也很好奇,轉頭望了過來,道:“成國公不妨說說。”
朱勇深深看了王振一眼,對朱祁鎮道:“陛下看了便知。”
朱祁鎮沒再說什么,低頭看了起來,越看越是眉飛色舞,看不到一半,便抬頭對朱勇道:“卿以為,此法行得通否?”
朱勇道:“臣不知,不過臣把校閱者帶來了,現在宮外候旨。”
“嗯?快宣。”朱祁鎮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