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她出版的那本《有多少愛可以死磕》沒有大火起來,但是那位書商大姐打來電話說,這本書并沒有賠錢,還讓她賺了幾萬塊,之所以沒有大火有兩個原因。
第一,雖然她的文字很有風格,但她的文筆還比較青澀,也沒有人氣基礎。
第二,她是新人,不是名人,出版商不敢冒險投資給她宣傳,一點宣傳都沒做,還賺了幾萬塊錢,也算不錯了。
所以,事隔兩年,那位書商大姐遵守了當初對姜西的承諾,又出了姜西的一本《激情的一半是折騰》。
姜西當時特別高興,以為自己第二本出完就還能出第三本,感覺這回真的要火了,結果,第二本出完就再也沒有第三本了。
倒不是因為她書寫的不好,第二本書那位書商大姐也賺了幾萬塊錢,但是網文發展越來越強勢,近乎以饕餮吞天吞地的姿態吞噬了紙書出版業,所以,一些小的書商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就算那書商還想出姜西的出也出不了了,而真正的出版社審稿要求又特別嚴格,姜西的文字還沒有達到那個要求。
所以,在她又給出版社投了幾次稿子都石沉大海之后,姜西就又把心思收回到網絡這邊來了,盡管依然撲街,但她仍然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她說,成績好就當運氣好,成績不好,就當別人給錢學徒練手了,怎么都不虧。
我,“……”,行吧,只要她心情好,怎么都行,反正我們家現在的生活費也不缺她那點稿費了。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姜西激動得跟我說,“我在網上看上了一套房子,56.7平米的一個小三居,在德勝門外大街那里,西城區五路通小學學區,目前報價八十三萬。”
其實她說這一大串的數據,我也聽不太懂,也不知道是便宜還是貴,我也沒研究過,也不知道好在哪,不好在哪,反正她這樣說了,我也跟著興奮地說,“那我們去看一下吧?”
姜西說,“我來跟中介約一下。”
姜西動作特別快,沒用幾分鐘就跟中介約好了,中介說是看房方便。
我突然想到一個顧慮,“假如我們看上了,也不能買啊,我們的房子還沒賣出去,再說,我們的這個小房子市場報價是七十萬,到時候具體能賣多少錢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也不知道啊!”
姜西笑著說,“這些都不用擔心,這種事就順其自然,反正我們去看看房子也不損失,看上了的話,就抓緊時間賣我們的房子,趕得及,趕得巧,就買,趕不及,趕不巧,就再買別家的唄,我這一星期已經看了很多房子了,選擇不同類型的房子看,才知道哪一種最適合我們買,如果看得少,買房就太茫然了,但是一旦有錢了,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太優柔寡斷,免得錯過了最合適的。”
“老婆你說得都對!”
我微笑著說,一臉馬屁精樣子,實際上是我聽著她的話頭都快暈了,我還是決定不操這份心了,可能我也沒這方面的天賦,越聽越糊涂,一切聽她的好了。
德勝門外大街離我家也不遠,走路十幾分鐘就能到,我跟姜西抱著江東西,還有姜西媽媽,我們一家四口晚飯后溜溜達達就跟著中介去看房了。
這是一個八零年代建造的職工宿舍樓,二三環內的房子,新房我們不考慮,因為買不起,老房還勉強可以買六十平以下的。
今天看的這個房子,就是所有戶型中,極少極少的56.7平還能做成三居室的房子。
我跟在他們后面走進房子里一看,房子的裝修已經很老了,但好在還比較干凈,屋里只住了一個單身小伙子,因為其他人都搬走了,住更好更大的房子去了,這個小伙子是這家原房主的外孫子,家族老人去世了,留下這個房子給后代,兄弟四五個的后代們就等著把這個房子賣了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