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政東笑著說,“那不是,這邊肉比國內便宜,豬肉可能跟國內差不多,二十來塊一斤,牛、羊肉比國內又好又便宜,最好的牛、羊肉差不多也就二十五到三十一斤。”
“啊!對了,這邊農場多呀,這邊畜牧業很發達。”我突然想起來了。
姜西開玩笑說,“怪不得群里那些人都說,在新西蘭,有錢就多吃點青菜,沒錢就吃牛肉充饑吧,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哈哈哈!”
一路歡聊著,我們走進了他們的屋里。
房子看起來其實挺老舊的,但是被他們收拾的很干凈,看起來很舒服。
“這是哪年的房子啊?”姜西對房子敏感,也感興趣。
孫政東愛人笑,“這個房子好像是七零年的。”
姜西一臉震驚,“我的媽呀?這要是在中國早就拆遷了吧?”
“是呀是呀,但是新西蘭發展很慢,政府沒錢拆這些房子,另外這些都是木房子,哪里壞了方便修繕,所以,這里有很多老房子也都有人在居住,并且新西蘭本地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沒什么余錢可以換房子,因為這里消費高,賺得工資攢不下多少錢,但他們福利好,也不擔心老了會餓著,所以他們原本都像村里的人一樣,樸實得不得了,原來他們都不懂得炒房子,現在一些有點錢的人,也開始學會炒房子了,這都是跟中國人學的,哈哈哈!”
“真的啊!”姜西詫異地看著孫政東的愛人。
她愛人立刻又笑著回應,“當然了,我騙你干什么,本地人很單純的,他們原來都不怎么想存款的事,存錢是中國人最喜歡干的事,然后現在新西蘭本地人,也受我們中國人影響很大。”
“中國人的蠶食力量還是挺大的,哈哈!”姜西笑得開懷。
我也笑了,每當說起這種事的時候,總會有一種感覺,中國強大了,才會開始有影響力了。
孫政東的愛人接著講,“記得上次我們家的一個白人鄰居家,想買一套二手房,他們全家五口人一起努力攢了快十年的錢,終于攢夠了換一套大房子的錢,新西蘭的二手房都是拍賣的,當時他家的女主人特別激動的跟我聊天,說他們就快要拍到那一套心儀的房子了,我知道那套房子,其實很一般,也是一套七十年代末的木房子,但是她們買了那套房子,一家五口住起來就方便多了,否則他們家十幾歲的兩個男孩子還擠在一間小屋子里,全家人都期待那套房子,結果,來了一家中國人,開口就加價五十萬人民幣,這家白人再也沒錢加上去,最重要,那房子根本不值那個價,那戶中國人可能就是看上了吧,也不在乎五十萬,便把房子給買走了。”
孫政東接著說,“當時鄰居女主人還傷心地大哭了一場,她說,再也找不到他們能買的起又特別適合他們的房子了,那套房子她關注了半年多,結果還是沒買到,全家人也都很失落。”
聽到這個故事,我內心挺復雜的,不知道該說什么,但身為中國人,還是有點在心里偷偷為中國驕傲的小心思!
早就聽說了,新西蘭和加拿大的房價都是中國人炒起來的,為什么?因為中國人有錢啊!這還用問嗎?
有人可能會說我這話太俗氣,那我就想問問他,以前中國人窮的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那倒不俗了,人家外國人diao我們嗎?人家正眼看我們嗎?
沒錯,現在經常能看到一些國際新聞還報道某某中國人素質差了。
我就想說一句,如果不是中國強大了,中國出名了,會有人浪費新聞版面報道中國人素質差嗎?寫整個版面都沒有人關注啊,正因為有人關注中國了,媒體才會愿意大肆報道,有句話叫“人怕出名豬怕壯”,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