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典型代表的這三處地方自然是重中之重,不僅要在各地進行宣傳,長安城里更是要張榜公布的,在東西市門口,在長安城的幾大城門處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專門安排了小吏過去,負責向普通民眾進行宣講。
只是仔細看去的話就會發現,那萬年縣和登州城的捐款人名單之上,就是那么恰巧的將其他人都寫在同一張紙上,將這張紙填的滿滿當當的。
捐款較少的那些世家中人的名字,就只好寫在另一張紙上了,大概是為了同樣將紙張填滿吧,這些名字和捐款數自然就要寫的大一些了,兩張紙也算是有了個鮮明的對比啊。
這下子如李姓富商那般榜上有名,而且一下子捐出了半個萬貫家財的大善人,即便是在天子腳下,首善之地也是非常驚人的善舉了,自然成了人人稱頌的好人。
現在隨便出個門,都能得到一大幫原本不太待見他的家伙們的笑臉,其他人同樣對他贊譽有加,感覺倍兒有面子,挺胸凹肚的這叫一個揚眉吐氣。
可那些只捐了五貫錢的世家中人,待遇就完全是另一個極端了。
“這還是號稱詩書傳家的世家中人呢,建書院竟然也好意思只捐五貫錢?
上次他們家那個誰去妓院跟人爭個清倌人,可是一擲千金呢,看來這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我呸!”
“天天吆喝著自己多好,這下子算是現了原形吧,五貫錢,打發要飯的啊!啐……”
“狗屁良善人家,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盜女娼,之娘賊!”
……
等等各種唾罵聲真的是不絕于耳,在人家的五千貫面前,世家中人這仿佛約定好的五貫錢簡直就是個笑話。
他們的生活有多么的奢侈人所共知,即便原本不知道的,這次在某些熱心人的普及下也都知道了,什么幾百錢一張的紙,上百貫一支的毛筆,幾百上千貫的硯臺用著,一頓飯就是幾十貫花著,一身看起來不打眼卻價值千金的衣服穿著,就這樣的人家卻說自己只能拿出五貫錢來支援書院的建設,這還號稱最希望天下都是讀書人的世家中人啊,能要點碧蓮不?
“不好啦……不好啦……”隨著消息傳開,再見到那些暗戳戳的罵著自家人的民眾,自然有世家的下人發現了情況不妙,了解過前因后果后,趕緊把事情報了上去。
那幫子世家中人也很快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妙,對于他們來說,這無異于一場大危機。
他們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底氣,連李世民這個皇帝的面子都不賣,歸根結底靠的還不就是他們那無人能及的名望嗎。
經過李世民之前的幾次打壓,包括新式記賬法清理出的貪官,還有崔家遭受的天罰等等,他們的名望比之以前已經大有不如了,但畢竟還是有那么多年積蓄下來的影響力在呢。
可這次的事情卻無異于暴露了他們的真面目,搞不好就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由不得他們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