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借調的兵士與帝國規定每個軍階時可招募的門生隨從等不同。
若是陳澤能夠考核成功,他就可以晉升為一等參事,除了自身可以領到每月五十銀的俸祿之外,還可招募到五個門生。
這五個門生,帝國也是每人劃撥了五兩銀子的俸祿,相當于是國家出錢來幫助你培養屬于自己的心腹私兵。
而至于那些借調來的兵士卻是歸帝國所有,戰事結束后是需要歸還的。
軍機處的另一個作用便在于此。
帝國調撥到每座城池的兵力,都由當地軍機處統一管理,就算是一城之主,也無法跳過軍機處來調動其中的五十萬兵馬。
想到這里,陳澤微微搖了搖頭,倒是理解這么做的用意。
這個世界幾乎將軍事人才平民化,若是所有身負軍階之人都可建立自己的軍隊,那豈不是亂了套?
再者,著重培養將領,卻將士兵集中管理,也防止了擁兵自重,割地稱王的風險出現。
將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理順之后,陳澤開始考慮自身的發展。
首先,他只能走謀臣之路。
第一個原因是將星只能給別人使用而無法用在自己身上。
第二個原因是他在前世雖然身體素質極佳,可穿越到這里時,卻是占據了一個魏家小仆從的身體。
一個下人,你能指望他的身體素質有多高?
所以雖然陳澤還記得前世苦練而來的格斗技巧,但體弱力虛卻是急不來的,需要長時間的刻苦訓練才能重回前世的狀態。
以現在的身體狀態去申請武將考核?
這種送人頭的行為不在陳澤的考慮范圍之內。
而最后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比起沖鋒陷陣,陳澤更向往那種談笑間強擄灰飛煙滅的智者之姿。
謀臣與武將相輔相成。
一個謀臣往往會出現空有錦囊妙計但卻苦于沒有武將來貫徹執行的尷尬局面,所以通常謀臣與武將之間都是合作狀態,從軍機處接取任務,然后完成,再然后平分戰功。
這在青陽帝國乃是常態。
可陳澤卻沒有這個問題。
雖然借兵的通常是武將,但帝國并沒有規定謀臣就不能借兵,只不過很少有謀臣具備統領三軍的魄力罷了。
所以在整個昊天大陸上,武將領兵而謀臣輔佐,這才是一支軍隊最正常的配置。
可陳澤卻不同。
他有將星。
將星能夠彌補他作為謀臣的短板,將星就是屬于他個人的武將,而且是絕對聽命于他的武將!
那么他為什么要與別人合作來平分戰功?
說到戰功。
他的腦子里還有另一套戰功體系,同樣也是按照一場戰斗來衡量戰功的多少。
而這一套戰功體系才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
戰功越多,能夠得到的將星就越多,也越好。
更多更好的將星,又會讓陳澤得到更多的任務機會,獲取到更多的戰功,這話說來拗口,但卻是一個良性循環,能夠如同滾雪球一般,讓陳澤在這個世界上越來越強大!
所以,謀臣之路是如今最適合陳澤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