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程昱就只能留在城里,為士兵們提供群體增益,順帶再指揮一部分弓箭手施以箭雨攻擊。
可陳澤并不想一味的固守,他明白以夕鳳城的城防厚度,定然沒有堅守不出的可能。
別的不說,因為嚴浩淼的關系,敵方是知道他只有十萬人的。
僅十萬人而已,如何固守四十萬大軍的攻擊?
對方只需要分兵圍攻另外三座城門,陳澤這邊的兵力就拉扯不開,他也不可能將十萬人均勻的分布到四道城門,如此一來,每道城門才三萬多人,這還守個屁啊?
所以他需要有一支伏兵在城外吸引火力,甚至是出奇不意對敵方造成沉重的打擊。
而這個任務,張飛是最適合的人選。
別看他的武將技聽起來很適合在攻城時使用,可實則他那前三個技能無論哪一個拿出來,同樣也適合于兩軍對壘的正面撕殺。
再配合上一個能令手下士兵戰斗能力翻倍的伏兵之計,敵方想要占到張飛的便宜怕是不容易。
而且張飛對比程昱,更大的優勢在于,他是有著兩種兵卒統御類型的。
只要將士兵的統御類型設置為騎兵與弓箭手,這才是進可攻,退可逃,完全可以用放風箏的方式來拉扯敵方的戰線,從而極大緩解夕鳳城的守城壓力。
所以,伏兵之計對于陳澤之后的守城計劃極為重要,這也是他不惜大量消耗戰功也要弄到此技能的原因。
至于直接再購買別的傳說級將星。
一來時間方面比較緊迫,二來他也不確定新購買的傳說級將星會帶給他什么樣的技能,適不適合作為守城之用。
更關鍵的一點是,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他手頭的兵力不足!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將而無兵,單只一個傳說級將星又有什么用處?
如果單靠將星就能贏得勝利,那他大可不必去替換掉張飛那萬夫莫敵的技能,就讓他真的去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不就完事兒了?
所以最終,陳澤還是選擇將蔣琬的伏兵之計替換到張飛的身上,即使如此一來他將永遠失去這位蜀漢四相之一,陳澤也只能表示出無奈。
時間很緊迫,他根本沒有時間再去將星的選擇上進行過多的取舍,能夠如愿以償拿到伏兵之技這個武將技能已算是運氣不錯了,哪還容得挑三揀四。
替換好武將技,眾人也隨著陳澤來到了預定的潛伏點,而這里卻非邊境三城的部隊將會經過的必經之路,而是略微靠近鳳棲行省內部。
晾對方主帥怎么也不會想到,陳澤不僅敢于在己方兵力遠遜于對方時分兵,甚至還將這分出的兵力安插在了靠近鳳棲行省的內部。
如此大膽的行為,難道他就不怕萬一從鳳棲行省內再有援軍趕到,這豈不是將他給包了餃子,以至全軍覆沒?
陳澤其實還真不怕。
他心里很清楚,鳳棲行省那邊就算有援軍再趕到,來的也絕不會是夕鳳城,而是目前后防空虛的邊境三城!
甚至陳澤都能想像得到,此時定然會有軍隊在往邊境三城趕,以填補這四十萬大軍走后,三城各自的防守空當。
畢竟,嚴浩淼還領著百萬大軍在外圍虎視眈眈,若說沒有支援,邊境三城就敢如此大張旗鼓,那才是出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