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連串的巧合湊到了一起,最終換來了蔣欽與整個新安縣東廠分部的覆滅。
只有何二,在不久前陪著蔣欽喝醉時,不小心聽到了其吐露過自己那個“絕妙主意”后,心中生出了驚恐,開始著手做著亡命的準備。
事情的糟糕程度也超過了他的想象,他沒想到江棕這個新任的廠公,本事沒有多少,心思卻是一等一的狠辣,蔣欽固然該死,但整個新安縣東廠分部足有幾十號人,大部分的人連蔣欽做過什么都不知道,竟然也跟著賠掉了自己的小命。
但大難臨頭,連自己的小命都不敢保證的何二,又哪還再管得了那么多,心中發冷的同時,按照事先的布置,用一具體型相似的死尸,裝作不甚失火而死,暫時逃過了追殺。
之后又在新安縣城中躲藏了十余日,確認東廠的殺手已經離開后,才敢再次離開新安縣,準備改頭換面,過亡命天涯的生活。
不過,在離開之前,他心中卻依舊對一個人念念不忘。
在孤身一人窩在藏身處的這十余天里,何二可謂是真正的“蝸居”,吃著事先準備好的干糧,喝著冷冽的存水,每日里除了睡覺之外,剩下的時間,他都一直在思考著之前在窯鎮時經歷的一切,思考著其中的每一個細節。
何二不是蠢人,實際上,在東廠之中廝混近二十年,他差不多已經能夠算得上是人精了。
這樣精明的人,用長達十多個日夜的時間去思考一件事,無疑是能夠發現許多之前未曾發現的細節的。
而抽絲剝繭,何二很快便找到了許多自己之前未曾注意過的小細節。
其中,蔣銘發現的所謂的王金寶留下的那兩個線索,更是引起了何二最多的注意。
很多事情,事后去想,許多人便會忍不住心生疑惑,自己當時為何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尤其是那些被騙了財,甚至還騙了色的人。
所以才會有“事后諸葛亮,事前豬一樣。”的笑話。
何二也是如此,當時心中完全被王金寶留下的線索這個念頭所占滿的他,雖然對真假有過懷疑,但馬上就因為那支筆的確是他送往王金寶的這個念頭,而打消了心中的懷疑。
而后,在蔣銘又順利的發現了新的線索時,他心中的懷疑已然全被拋到了身后,只專注于線索本身了。
但現在,在過去了這么久之后,再次回想起這一切的何二,心中終于生出了懷疑。
“這一切是不是有些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