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的理由,自然就是高天原三支倭人隊伍的分配問題。
雖然早在數個月之前他們就早已經劃分好了,并且已經開始著手準備。
事實上,若非是遇上了白十二,化名為蘇我志雄的蘇良志就已經掌控第三隊了。
與之相對的,則是被真藤正雄經營成鐵桶,沒有半點機會的第一隊,以及本就已經衰弱,此時已經被另一個家族常州府趙家徹底控制了。
若是沒有其他因素的話,那倒也沒有什么好爭吵的,大家各自按照約定的拿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就行了。
但事情顯然沒有那么的簡單。
在蘇我志雄失蹤后就一直沒有消息的第三隊,在最近終于有了消息,自封為第三隊總隊長的藤原友助帶領手下趕到了應天城。
這原本應該是好消息,但當聽到第三隊因為之前的事情,實力損耗嚴重,甚至只剩下不過半數的人員之后,蘇家的長老立刻便對原本的約定感到不滿起來。
因為若是這一次事情順利的話,真藤正雄這個第一隊總隊長被拿下后,第一隊便能很完整的被應天王家收入囊中。
兩相比較下來,蘇家無疑就在這次的事情之中吃了大虧。
這讓已經葬送掉了家族一個青年俊杰的蘇家如何能夠接受。
不過,蘇家的長老倒也沒有糊涂到以一敵二,妄圖從趙家與王家兩家嘴里都撕一口肉下來,而是把矛頭對準了王家。
而為了讓趙家能夠不反對自己,甚至可以站出來支持自己,蘇家長老抓住的重點是,第二隊已經被趙家收服,這一次總堂大會不會生出什么麻煩,而第三隊實力大損,也沒有什么威脅。
只有第一隊實力最強,而且真藤正雄這么個老狐貍也并不好對付,所以這一次總堂大會,三家就等同于是在共同對付第一隊和真藤正雄。
既然三家都在這件事上共同出力了,那憑什么這好處就讓你們王家獨享。
這一次,除非王家給足他們兩家補償,否則就由王家自己去對付第一隊和真藤正雄吧,他們趙、蘇兩家就不奉陪了。
而對蘇家長老的這個提議,本來也十分眼饞第一隊那雄厚實力的趙家,態度自然立刻旗幟鮮明的站到了蘇家一方。
對此,王家的長老自然是大罵無恥。
明明他們之間早就已經定下了約定,如今兩家背信棄義,這行為自然是無恥之尤。
但太史公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一句話總結的好: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相比起實實在在的利益,被罵上幾句無恥,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而看著爭吵不休的三位漢人長老,端坐上首一直面色冷靜,一言不發的首領足利義秀,心中已然冷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