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些氣沖沖的走了。
不過,對于白十二的建議,最終還是采納了。
生而為人,往往是稚子年紀,少不更事的年紀之時,行事最為“灑脫”,因為沒有責任二字的年紀里,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一切完全就是遵從本心。
而年紀越大,肩上扛起的責任越來越重,掣肘越來越多,身上的枷鎖也便越來越多,再想要率性而為,顯然就沒有那么大的勇氣了。
作為皇帝,雖然看上去是九五之尊,天下最尊貴之人,但世上的皇帝,又有哪一個當真能夠任性而為呢?
哪怕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在繼位之初,不還是仍舊要受制于秦國的諸多老臣,亞父呂不韋,乃至是自己的母親趙姬。
所以,哪怕心中對白十二這種“打人專打臉”的做法十分不滿,他最終還是同意了白十二的建議,暫時不去動玄武,留著對方作為誘餌,吸引寧王府上鉤。
不過,在心里,他顯然已經給白十二在“小本本”上記下了一筆:
左右你這小子是肯定想要求娶仙游的,到時候,哼哼!
心中憤憤的這般想著的皇帝卻沒有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他已經從之前無比反感妹妹朱瑾萱與白十二攪弄到一起,演變成了想要以此為契機,來拿捏白十二了。
潛移默化的效果的確是十分可怕。
。。。
洪都府城。
寧王府。
寧王最近的心情很不錯。
通過接連數日的不斷威逼利誘,被抓住的那些諦聽的探子,終于有人張嘴了。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口供,他才會派出府中諸多侍衛、家丁,以各種借口去到城中四處搜捕之前逃掉的那些漏網之魚。
盡管他聽到了城中那些官員已經上奏彈劾他的消息,但他卻并不在乎。
作為宗室,這種彈劾他若是哪一年沒有這種經歷,估計京城紫禁城的那一位才會心中生疑,甚至派人前來調查。
自太宗皇帝繼位卻食言而肥,將自己這一脈扔到了這洪都府以來,兩脈之間的明爭暗斗就沒有停止過。
所以,在知道了那些官員彈劾他的消息之后,他不僅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有些變本加厲。
按照“常規流程”,京城紫禁城的那一位的申飭圣旨應該還要一段時日才會送到,而在圣旨送到之前的這段時間里,他自然是可以更加變本加厲的進行搜捕行動。
只不過,玄武挑選出的這些諦聽的探子,一個個的倒是真的滑不溜秋,哪怕有那些被抓之人的口供,這些天以來,也仍舊再沒有半點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