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清秋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黃華(菊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開瓊筵以坐飛花,飛羽觴而醉清風。無有佳作,何伸雅懷?
噫吁嚱,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上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一文出,眾皆驚!
水閣中數人立起,神情激動。
此文先敘述美景當前,眾人歡聚之喜,又說出人們想不出佳作的憂慮,再感慨天地時光匆匆……這便罷了,只是文辭華美而已,最后一句卻是將全文升華了。
這杜文星竟是感慨: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么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這就是進入朝廷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這種文章竟然是一個少年所做,水閣中不少大佬面露驚容,便是那些久居朝堂的高位者們也未必寫得出這種文字吧!?
“興許是從哪兒聽來的。”唯一沒有站起的學政同光淡淡地道。
“就算這最后一句是聽來的,這前半段文章足可彰顯此子文采了!”鄭桓正色說道。
良久之后云若依才清醒過來,將杜文星的文章遞于身邊另一位丫環,讓她分別謄寫,傳送繡幕及水閣之中。
隨后,云若依神色一正,恭恭敬敬地施禮于杜文星道:“杜公子文章兼具豪邁奔放,清新飄逸的氣質。實為詩會增色多多。小女子這廂謝過了。就請公子為詩會拈題。”
說罷自身邊的小丫環碧云手中接過盛著詩題的托盤,雙手捧著奉到杜文星面前。
這期間,杜文星的文章已被傳到了水閣中,眾位大佬又為此子的書法驚嘆。
“這字體應當是脫胎于楷書,但其變化之大,已可算自成一派了。”云橋驚訝之極。
“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好字!”鄭桓大贊。
便是同光也說不出什么不好來。
杜文星在第二個虛擬實境中的五年,可是日日練字不輟,練功的閑暇,除了練球和晚上睡覺時系統圖書館的自學時間,其余都耗在這練字上了。
一筆瘦金體已經是相當有火候!
此刻,繡幕之中已是嘰嘰喳喳一片,群雌粥粥七嘴八舌,皆都為杜文星之書法所驚嘆。
杜文星伸手拿起一個紙方塊,將其打開一看,不由的笑了,竟是個游仙題!
這體裁,似乎自己在第一個虛擬實境世界的歷史中某位大詩人寫過許多,而這個詩人也是當時作為“葉秋”的自己最喜愛的。
那個詩人名叫——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