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休斯頓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連續的拿不下比賽,讓他的壓力很大,俱樂部管理層已經給他下了通牒,接下來兩輪比賽再不能贏球的話,他就得考慮去尋找新東家的問題了。
之所以定接下來兩輪而不是直接下一輪,是因為下一輪聯賽,鄧迪聯獲勝的概率非常小,管理層也給休斯頓留了轉圜的空間。
9月11號,蘇超聯賽第4輪,鄧迪聯來到了蘇格蘭第一大城格拉斯哥,在這里挑戰蘇格蘭聯賽的兩**oss之一,格拉斯哥流浪者。
就蘇格蘭聯賽來說,凱爾特人和流浪者絕對是實力獨一檔的球隊,他們隊內都有著很多曾經效力過五大聯賽的球員,在實力上就對其他球隊有了極大的壓制力。
最終在格拉斯哥的埃布洛克斯球場,鄧迪聯干凈利落的輸了一個0:4。
開場僅僅8分鐘,邊后衛迪隆就在攔截對方克羅地亞前鋒耶拉維奇傳球的過程中自擺烏龍,上半場結束前,對方曾經效力過英超德比郡和狼隊的前鋒肯尼·米勒已經完成梅開二度,接著下半場替補前鋒登場后再入一球,就完全結束了比賽懸念。
李成龍這一場繼續坐在替補席上沒有上場,他已經連續兩輪都干坐在替補席上了。
李成龍倒是沒多想,畢竟他之前連續兩場比賽出場的表現都算不上好,而且最近主教練壓力山大,可能不太敢讓他這個新人上去練級了。
又輸掉一場比賽,從格拉斯哥回鄧迪的大巴車上,彼得·休斯頓的臉色相當難看,其他人也都不太敢說話。
但是回到鄧迪以后,休斯頓還是得認真準備接下來的比賽。
一周以后的聯賽第5輪,新字號德比,鄧迪聯對陣阿伯丁,也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蘇格蘭聯賽是一個很明顯的雙雄爭霸聯賽,老字號的凱爾特人和流浪者聯手統治聯賽,就算偶爾有其他球隊崛起拿到一次冠軍,但也很難長期和兩個大Boss爭雄。
但是上世紀80年代,蘇格蘭卻接連崛起了兩支球隊,分別是阿伯丁和鄧迪聯,這兩支球隊不但在聯賽中搶走了兩**oss的風頭,就連歐戰上也表現相當亮眼。
聯賽當中,阿伯丁拿到了三次冠軍,鄧迪聯拿到一次,兩隊聯手拿走了80年代的4次冠軍。80年代可以說是老字號最“悲慘”的十年,因為他們在十年期間只拿到了六次聯賽冠軍,居然丟掉了其中四次。
一般來說,在蘇格蘭聯賽球隊的歐戰當中,只有凱爾特人和流浪者是有能力去競爭冠軍的,其他球隊就算拿到歐戰資格,也全都是去歐洲大陸上當炮灰的。
但80年代崛起的兩支球隊卻不一樣,他們在歐戰上也表現相當出色。
鄧迪聯是在幾年的時間,先后打進了歐冠半決賽和聯盟杯決賽,雖然都沒能如愿拿到冠軍,但這個成績已經非常亮眼了。要知道流浪者在歐冠的最好成績也僅僅是半決賽而已,而且同樣只打進過一次。
而阿伯丁雖然在歐冠中并沒有太好的表現,可他們在82/83賽季的歐洲優勝者杯當中,一路爆冷先后淘汰了托特納姆熱刺和拜仁慕尼黑等強隊進入決賽。
在決賽中面對世紀豪門皇家馬德里,他們也以2:1的比分擊敗對手拿下冠軍,成為蘇格蘭歷史上第三支獲得歐戰冠軍的球隊。
而靠著優勝者杯冠軍去參加當年的歐洲超級杯,阿伯丁再一次展現出黑馬屬性,以2:0的比分擊敗了當年的歐冠冠軍漢堡,成為唯一一支獲得歐洲超級杯冠軍的蘇格蘭球隊。
鄧迪聯和阿伯丁兩支球隊同時崛起,同時在聯賽和歐戰上都大有要掀翻老字號的趨勢,外加兩支球隊都處于蘇格蘭東部地區,相互之間的比賽也是誰也不服誰,一碰面就打得火花四濺,所以當時就被冠以新字號德比的名號,以和凱爾特人及流浪者的老字號德比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