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則是1999年的巴斯勒,被貝肯鮑爾成為脖子以下世界級的前天才球員。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在歐冠決賽中完成直接任意球破門的球員,都是成功幫助自己的球隊首開紀錄,但最終他們的球隊都輸掉了冠軍。
1974年阿拉貢內斯幫助馬競取得領先,但最終被拜仁扳平,然后在重賽中四球慘敗。
1999年巴斯勒幫助拜仁開場破門,但卻在傷停補時被曼聯連進兩球逆轉,成就了曼聯的三冠王。
※※※
從歐洲媒體的歐冠決賽前瞻來看,皇馬幾乎在各方面都是處于占優的一方,這也是媒體們普遍看好皇馬奪冠的一大原因。
皇馬那邊唯一的小問題就是,他們的中場關鍵球員哈維·阿隆索在歐冠半決賽次回合中吃到黃牌,因此不得不在決賽中停賽,這是少有的對沙爾克比較有利的消息。
5月21號這天,距離歐冠決賽還有三天時間,沙爾克俱樂部對外公布了本賽季的歐冠決賽的十八人大名單,張希哲的名字也成功出現在了名單當中。
這對于歐洲媒體來說,只是一個小新聞,畢竟沙爾克這樣的小球隊人員簡單,決賽大名單中出現一兩個湊人數的邊緣球員也不稀奇。
但對于中國媒體來說,這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新聞——第一個參加歐冠決賽的中國球員出現了。
只要進入了大名單,就算是去參加過決賽了。
而且張希哲不但是中國第一個,同時還是亞洲第三個。
此前的歐冠歷史上,只有韓國的樸智星和日本的宇佐美貴史兩個亞洲球員參加過歐冠決賽。
樸智星是當初弗格森后期的關鍵球員,隨隊獲得了2008年歐冠冠軍的。
不過08年的決賽,弗格森出于戰術考慮并沒有讓樸智星進入決賽大名單,但樸智星在那個賽季歐冠中貢獻還是蠻大的,也最終獲得了冠軍金牌,只是沒有得到決賽現場頒獎的機會。
但緊接著2009年和2011年歐冠決賽,樸智星都是直接代表曼聯首發出場了的,不過這兩次曼聯都輸掉了決賽。
而宇佐美貴史則是代表拜仁參加了2012年的歐冠決賽,只不過他整場比賽都坐在替補席上,一直沒有獲得出場機會。
如今張希哲成為了第三個參加歐冠決賽的亞洲球員,這當然是引起了中國媒體的大量關注。
雖然大家都知道,張希哲這次進入大名單有些蹊蹺,而且就算進入了大名單,也基本不可能獲得決賽出場機會,但大家都并不在乎。
就像當初的宇佐美貴史,他在2011/12賽季各項賽事總共只代表拜仁出場了5次,但歐冠決賽就莫名其妙的進入大名單了,你要說那沒貓膩,誰信啊。
可不管是怎么進入大名單的,張希哲始終是成為了歐冠決賽的中國第一人,夠中國媒體們吹捧上一陣子的了。
而最近幾天,來德國報道歐冠決賽的中國記者都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