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雇主闊氣,那拿5個金元寶也不是事兒。
而這種分紅,雖然是白撿,但一年就那么一次而已。
人家這半天就拿百倍的錢,李傲軒談何不心動?
越是心動,越是心急。
于是又提著更大的一袋糕點往鐵匠鋪跑去。
鎮中“武岡石料鋪”今天比較熱鬧,原因是外鄉人覺得梁武岡的兒子梁棟郎有些欺負人。
這一來二去雙方都集齊了不少人,看上去是要打一架的樣子。
本來生意做得好好的,到了運輸的環節,雙方就產生了分歧。
老爹梁武岡沒在,由兒子梁棟郎守店,不得不說梁棟郎還是有生意天賦的,故而鎮中最大規模的店,是不可能放心交予兒子打理的。
雖然天賦好,但是好吃懶做,而且是出了名的蠻橫不講理。
客人想請他幫忙請車夫來拉石料回去,因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當初也只是聞名而來,也只是看看而已。
結果梁棟郎不愿意,這外鄉人也沒說啥,只表示能夠多加點錢,只要能運回去就行。
梁棟郎還是沒理會,反而催促這個外鄉人趕緊拉石料走人。
梁棟郎當時也的確想關門了,最近相好一個酒樓女子,正想要去約一約的。
外鄉人不得已趕緊去找人,因為梁棟郎不同意退錢。
外鄉人已經很快了,結果回來時,梁棟郎早已經不知去處,大門緊鎖。
外鄉人覺得自己估摸著被騙錢了,雖然也不大相信這么大的石料店還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但他還是到處找人打聽,求人幫忙聯絡梁棟郎。
周圍人都知道梁棟郎的習性,自然也就不敢多說多做,更何況還真不知道梁棟郎在外鄉人走后火急火燎地去干啥了。
不得已,誤打誤撞之下,外鄉人竟然摸到了鎮長梁武勝家中打聽梁棟郎的下落。
還真是巧了,梁武勝正是梁武岡的親哥,梁棟郎自然就是梁武勝的侄兒。
梁武勝這一聽,這還得了?以往小打小鬧也就算了,只不過斗斗嘴的事情。
偏偏這次人家客人還沒拉走東西,這梁棟郎竟然關了門走人了?
梁武勝一方面安撫這個外鄉人,一方面請人出去找。
梁棟郎自然不敢不回來,當然,正在興頭上的他又被叫了回來,自然是很不高興的。
口頭上倒是給大伯和外鄉人賠罪,并答應所有事都照辦,哪知道回到石料店,就開始陰陽怪氣了。
外鄉人心想著惹不起,咱還走不起嗎?
拉了東西就往外走,結果被梁棟郎攔住了。
梁棟郎指著一個車夫說道:“劉老頭,你這是答應了給他拉東西回去?”
劉老頭只得有些不自然地笑著點頭,這事完全不用問也知道是如此。
但梁棟郎自有方法刁難:“路途遙遠,您老人家得撿些輕巧活,這樣,我給你雙倍價錢,給我拉一對石料去一個地方,送給一個女子,不用馬車,手拿著都能拿動,幾刻鐘的事情。”
劉老頭的確是可以不答應的,但是同為鎮上的人,有時候還得靠梁武岡吃飯,這時顯得很是為難。
也就因此,外鄉人終于沒忍住。
梁棟郎拉出了自己的護衛,外鄉人也趕緊大破費請了鎮上武行的人,但是,武行的人怎么可能亂動手呢?
于是,在雙方對峙中,梁棟郎可謂是出口成章,罵得外鄉人一個氣憤,直接離開。
梁棟郎倒好,從劉老頭手里拿了大部分錢,劉老頭也只能陪笑。
又找到武行老板,老板自然是闊氣:“梁公子啊,這都是你的功勞,武行的人天生習武,走路不累,也該多走走多學學,所以,這些錢呢,都是你的!”
梁棟郎自然是歡喜,連連夸贊武行老板闊氣:“那就……不好意思了,下次請您喝酒!”
老板自然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