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上,這種刻度儀跟個大燈泡也沒什么區別,實在不像是什么正經裝置。
“雖然不是很好看,不過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修行陰陽大道的修士很多,都是用這種刻度儀……道友將神念落在上面即可。”
徐先聞言點了點頭,也不多說什么,只是將自身神念放出,灌注到白色光球上。
他心中想得卻是,連測個刻度都必須要神念,難道就沒有真元境得悟大道的修士嗎?
嗯……確實沒有。
真元境根本學不了大道級的道術,去哪里感悟大道?真以為蹲在地上看蛇跟貓打架,就能悟出個龍虎斗?
來不及過多胡思亂想,徐先的神念剛一落下,他就立馬感覺到了白色光球的變化。
這光球好像是某種預設的程序一般,徐先的神念則像是催化劑,剛一有所接觸,立刻觸發了光球本身的變化機制。
光球開始自發分成兩半,分別呈現出紅藍兩色,這模樣……倒有點像血條和藍條?
心中這樣想著,但徐先腦子里又很清楚,這實際上就是制作刻度儀的元神前輩,所留下的“考題”。
刻度儀自發劃分陰陽,接下來就由修士自由發揮,充分展現自身對于陰陽大道的掌握,即“填答案”。
能夠填出多少正確的“知識點”,就能拿到多少分數。
從這個角度講,刻度儀的制造機理確實很簡單,因為大道就是標準答案,只要找一位已經拿到答案的元神真君出題,再做個答案對比的判別機制就行了。
徐先立刻就明白了自己應該做什么,于是將自己已經掌握的陰陽轉化、陰陽分化在上面進行嘗試。
分成兩半的光球時而亮紅光,時而亮藍光,時而又兩種光芒同時亮起,徐先嫻熟地來回嘗試幾輪,這才停了下來。
隨后光球上才緩緩顯露出一個數字——39。
馬鄒旬并非修習陰陽大道,也沒做過這種測試,但他還是驚訝道:“39單位……徐道友,你飛升前就修行過類似的道術嗎?”
飛升者這事瞞不過人,但徐先卻是皺眉搖頭道:“沒有。”
馬鄒旬驚訝于徐先的進度過快,徐先卻不這么想。
他對這個數字是不太滿意的,本以為自己和帝天差距也不會太大……結果人家三條95刻度以上的大道,而自己這才39單位。
他卻是也沒想過,他的“九轉陰陽神雷”才剛修到第二轉,陰陽大道也只學了轉化和分化兩者,哪來的感悟?
“陰陽轉化和分化,最多只能達到40單位。”廖沐在后方突然開口道,“徐道友是剛剛學習大道道術吧?”
“不錯……原來如此。”徐先這才了然,看來是學得還不夠多。
這邊馬鄒旬又笑著道:“徐道友,如果你以后有意從事作戰或是后勤工作,不如先和這兩位打個招呼。”
徐先轉頭看了看他道:“后勤是做什么的?”
一聽這話,廖沐頓時得意地望了李南華——就跟她之前所說一樣,大部分修士都不會知道后勤具體負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