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徐先的心法、道術、修為已經越發深厚,由于幾乎時刻都處于最高效率的修行當中,他的實力增長非常快。
哪怕薛靜華這樣成丹已久的金丹修士,真要論及修為的話,其實也已經被徐先遠遠甩在身后。
尤其是在神魂重塑之后,徐先修為增長的速度又上了一個臺階,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很大程度上,如今限制徐先實力進展的,已經不是修為,而是他對于大道的理解。
現在的徐先對于元神之境也不是全無了解,他知道很多修士成功化神的時候,修為都是參差不齊的,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定數。
甚至在真正晉升之后,修為的差距也不會有太多影響。
可以說越是接近元神境界,就越考驗修士的大道感悟,這方面的比重甚至超過其他所有的總和。
一個修士只要對大道體悟得快,那他就是絕對意義上的天才,其余的都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彌補。
典型例子比如之前的戴小玉,她如果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完前面的路,那么等到最后一步時,天尸就能為她提供大量的大道感悟,所以她就是元神種子。
而徐先其實也是,他可以通過經驗來直接升級到道術,這讓他在感悟大道的時候,僅僅需要消化即可,不知道省下了多少力氣。
換句話說,徐先等于有無數份的“小天尸”,只要有足夠多的道術學習,大道感悟對他來說并不難獲得。
但徐先面臨的真正難題卻是,如何找到量變引起質變的關鍵,也就是最契合自身的大道。
陰陽大道已經證明了,純粹靠量的堆積,并不能走到元神之境,遲早會遇到某種瓶頸。
“凝固”大道雖然上手很快,但最近也有停滯的跡象,徐先估計自己哪怕繼續投入時間和精力,頂多也就推到七八十單位。
這距離成就元神的一百單位都還很遠,更不要說晉升元神之后了。
一百單位的大道刻度可不是終點,那只是人為設置的“元神標準線”而已,元神真君們大多是好幾百單位的刻度。
徐先知道,自己此時的困境也是大多數金丹修士的困境,洛慈真君可以教自己從道術中尋找大道,卻無法直接替他指明前路。
“按照一般的邏輯,修士會先基礎陰陽、五行之類的基礎大道,然后從中找到自己的偏向性,再逐步細化下去……這是一個不斷逼近真理的過程。”
徐先倒是了解這個修士找到大道的一般方法,但這個方法唯一的缺點就是……相當浪費時間。
為了嘗試尋找,那些年紀大的金丹修士,接觸過上百條大道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當然其中一些只是淺嘗輒止,縱然是金丹修士,想要深入了解一條大道,少說也要幾十年的苦功。
如果要嘗試探索到臨近化神的水準,比如高達九十單位以上,那可就全看修士的體悟效率了,一條大道鉆研上千年也是常事。
徐先在飛升道院里枯坐了三天,梳理自身對于大道的認知,期間僅僅起身教導了蘭氏姐弟幾次。
直到三天后,逐漸有了些心得的徐先,才登陸到道網上,進入一個有些神秘的網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