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徐先在霧氣繚繞的院落中緩緩睜開眼睛,意念微動之下,一股無形的力量已經彌漫開來。
如果有人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院子中所有植被、花草、建筑表面的露珠,都開始向著同一個方向滑落。
滑落到一半的時候,又詭異地發生了一個折向,向著另一側迅速落下。
這種事聽起來好像并不出奇,因為只要有人改變院子里的風向,同樣能形成類似的效果,但事實上遠沒有這么簡單。
因為這些露珠下落的速度、方位、角度都沒有絲毫的偏差,純粹的風力可做不到這種程度。
這更像是將整個院落置于一個強磁場中,然后將所有露珠賦磁,才能獲得如此驚人的統一性。
下一刻,隨著徐先念頭一動,這些露珠下落的速度陡然改變,每一滴都變得有所不同,真正做到了快慢由心。
“驅物果然是最簡單的……不過以我現在的能力,去操縱金丹修士還力有未逮,反而直接操縱道術還容易一些。”
一轉眼的時間,徐先已經潛心修行“儡心術”一個月了,進度只能算是不快不慢,勉強將第一級的內容吃透。
“儡心術”的第一級基本上都屬于基礎,對于徐先的大道刻度并沒有太大幫助,但徐先卻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這些基礎內容,正是徐先對于“儡心術”的初步印象,決定了他未來的修行方向。
“儡心術”的“驅物”、“掌身”、“儡心”是三個不同的領域,但其中又有著共通之處。
“驅物”正如字面意思上的理解,即對世間萬物的掌控,但道門將真元、道術同樣視為“物”的范疇。
“掌身”則是對生靈身體的掌控,這跟徐先之前學過的“心靈掌控”有異曲同工之妙,將生靈的身體也納入“物”的范疇進行掌控。
一直到最后一步的“儡心”,確實很有遞進的邏輯關系,所以古代修士認為這三層境界循序漸進,是要逐步修行的。
但徐先從經驗中得來的收獲卻是,這三者完全是平行關系,只是難易程度有所不同。
“古代修士的經驗未必正確,因為事實就是,從來沒有以這門心法證得大道的元神真君……”
誰都知道“儡心術”層次極高,真正愿意去修行,有心去修行的卻很少,到當代甚至可能一個都沒有——至少沒有特別出名的。
徐先已經將這門道術的基礎打好,對于“儡心術”的全貌也有所了解,便開始對未來修行方向的思索。
“儡心術”的核心原理,實際上就跟徐先所理解的一樣,是制造一個奇特的能量場,對場內的事物進行操縱。
徐先將這種能量場稱為“控制場”,其內部實際上有著一些無形的“控制線”,這正是“儡心術”操縱目標的本質。
但“控制線”并非真實存在的事物,它只是徐先便于控制道術的一種擬態產物。
只有真正學習了“儡心術”,徐先才明白什么叫做直指大道的道術。
這種道術已經沒有什么完全定型的法術可言,甚至于從施法到生效,都一直是真元與神魂的同步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