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這里并非指佛家之大覺金仙,而是取金性不朽之意,比喻為仙。
修者與天掙命,無數修士修煉大約是為了修得真我、生命長存。而到了金仙這種層次后,生命層次發生了改變,徹底踏上了另一條返本歸源的道路。
張松納世界為一體,他親自開辟世界,從‘道’入手,以道生一,一生二,直至演化出天地萬物;此為天地至理,在紀元開辟之初無人創造世界時,天地就是如此形成了。順為天理,可以感悟天道,也就是天地自然之道。
而張松在世界演化出自然之神靈后又以自身為定鼎核心,以自身替換世界中的天道;不過世界本源本來就被張松煉化過一番,所以此舉也未掀起多大的浪花,而且張松以自身軀體化為定鼎之物后,整個世界就會變成以他為主,張松可在世界當中制定規則變化,例如五行倒轉,陰陽逆化!
等待世界演變到張松所能掌控的極致后,他便會逆天而行,此處的逆天為逆反天道;天道脫胎于大道之中屬一,順則演化萬物,而張松計劃著逆轉萬物重新煉化凝結為一,以這個方法張松便可以叩開大道之門。
永生之中的世俗大世界相當于一方小天地,不過這個小也只是基于整個世界而言;就拿玄黃大世界舉例,想要完成玄黃大世界的晝夜交替之景,需要成百上千個個太陽恒星和太陰星辰來回交替,更有無數星辰垂掛在玄黃大世界外的空間中。
若是張松能以偌大的一個世界煉化為軀體,他就能借此一舉邁入金仙的層次,達到形不朽而神不滅,軀體神魂永固的層次。
張松還是在天仙時救出馮寶寶時得到的這個方法感悟,當時他接觸了西游小世界的本源,有開辟地府輪回,于世界之外靜修近千年之久,才毅然決定走上這條道路。
不過張松在永生世界中開辟也算是取巧了,因為這方宇宙已經完善,星空中的壓力不大,只要是長生秘境的修士,可以感悟仙界之門就可以隨意橫渡虛空而不怕法力干枯;所以張松在永生世界世俗中開辟世界壓力并不大。
要是張松在無盡混沌中開辟世界,能撐開萬萬里的空間就要他耗費全力,之后更不要提開辟世界,演化天道萬物,還要保護世界不被無盡混沌所同化。
張松也不是沒這個念頭,畢竟在混沌中開辟的世界要更為強大一些,吸收煉化的物質不一樣誕生的起點自然有所分別;但是混沌中真不是任何人都能玩的轉,他能在混沌中穿梭就已經不易,強行開辟世界,只能落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現在張松正在與世界融合為一,等到功成之日,張松就會凝練出一副新的軀體,成功邁入金仙之境。
........................
天武之庫的事情在玄黃大世界著實掀起一番血雨,太一門想用假庫吸引他人注意力,但是殊不知各大勢力早就探出天武之庫的底細;神族當初便和盤武仙尊打過交道,更是由七大遠古神帝聯合出手將盤武仙尊殺死,對于天武之庫的底細,神族還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無極大世界中地底妖魔中也有熟知天武之庫的狐族,而其他大世界的人,更有善于推算天機之人,僅憑太皇天此時虛仙的手段,著實騙不過他人。
結果假庫只騙到了一些小勢力,像一些長生三四重的貪心修士;因為太多人的目光放在了真庫上,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連玄黃大世界中仙道十門的人都加入了進來,一起爭奪天武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