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桓聽得很認真,時不時暫停錄音,然后掏出紙和筆在本子上記錄著什么。
一個多小時后,他將錄音保存到手機上,再次登上了微博。
王桓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他轉發了娛樂仔的長評,并且點了贊。
第二件事:他在征得“云淡風輕”網友的同意后,在微博上發表了“那一年”的長篇博文。
這一次,十分鐘后,微博宕機。
網友們內心的震動甚至比王桓成為鋼琴大師的震撼更加巨大。
因為這一次,是人性的考驗。
大部分網友幾乎瘋狂地刷著微博,想尋求所謂的真相。
雖然王桓發布的微博“那一年”中并沒有指名道姓,看上去就仿佛是一篇跟任何事情都毫不相關的散文。可網友們卻敏銳地察覺到,王桓同時給娛樂仔的長評點了贊。
結合這兩件事。
那么事情就很明朗了。
王桓的“那一年”針對的就是微博熱搜#養父疑養女童當老婆#事件,并且博文中所寫的男子和女孩就是當事人。
于是微博炸了!
微博話題#那一年#以一種無可匹敵的姿態瘋狂沖上了熱搜榜首。
在王桓的微博下面,評論在短短幾分鐘內就破了十萬。并且每次刷新,下面就會多出上千條評論。
“桓哥,別嚇我,我剛剛還去噴了那個男子。”
“那一年……我看哭了。”
“感覺桓哥這篇文章寫的比較真實,雖然桓哥沒說什么,但是相信大家心里都明白。”
“我的天,那個男子才是世界上最慘的人,同時也是最偉大的人。我承認,換做是我,連他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如果事情是真的話,那么那個男子該承擔了多大的壓力?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屈辱?我實在無法想象。”
“女孩是對的,這樣的男人值得她托付終身。”
“在記者和桓哥兩人之間,我堅定地站在桓哥這邊。”
“網絡暴力,恐怖如斯!”
而在發布視頻的記者微博下面。
感覺自己被利用了的無數網友瘋狂涌到了這里,幾乎將自己能夠想起來的罵人的話都噴了出來,事情幾乎有失控的趨勢。
畢竟王桓的影響力和這個記者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存在。
剛才還轉發了這名記者微博的大V和明星,第一時間刪除了自己轉發的微博,再也不輕易在這件事情中表態,以免惹禍上身。
十分鐘后,這名記者關閉了微博評論功能,并且緊急發了一條最新消息:“請大家不要激動,本人只是做了一個最客觀的采訪報道而已,在視頻中并沒有做任何立場的表態,事情真相如何,還請大家等待官方調查的結果。”
網友們評論不了,便開始轉發罵人。
“草泥馬,勞資長這么大第一次被人利用。”
“狗日的沙比記者,你還說自己沒有標明立場,這么明顯的傾向采訪,你覺得大家都是瞎子嗎?”
“事情都不了解清楚,就將視頻發出來博取眼球,想紅想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