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莫石與謝卡·楂果,一同向諾文·翠說明他們的發現。
現在莫石可謂是與這位劍術教習結成了某種奇妙的友誼。
盡管他們三人實際上并不熟悉彼此,但因為這件事暫時沒有隱瞞細節的必要,因此莫石覺得可以互通彼此所知的細節。
再加上,諾文·翠是侯爵的大家臣,對于他們來說是地位更為尊貴的赫雅爾貴族。
既然是在公爵的授意下,或許不必太過警戒。
“……帕穆大人的遺體被發現時,尚有溫度,血液仍然流動;宴會開始時,帕穆大人曾經致辭,后來也曾與多人交談。再依據醫療官們的判斷,目前可知,帕穆大人大約是在夜晚八點到九點之間遇難。”莫石說道。
這里采用十二小時制,對于莫石來說不難進行判斷,也是一大好處。
“我很高興,二位已經對于……進行了專業而有效率的探查。”諾文·翠對他們的調查進行了肯定。他是一位有些上了年紀的赫雅爾,面孔上密布著嚴密而堅毅的皺紋,“愿上神保佑帕穆的靈魂,愿上神保佑你們。”
他接著說:“眼下,我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我或許無法幫上很多忙,我會讓我的侍者跟隨你們,從秋鴉堡而來的仆從與衛兵,你們也可以差遣、詢問。”
“謝謝您,諾文大人。”
“無需客氣。”侯爵的侍官嘆了口氣,“二位知道訊使從這里到秋鴉青石堡,需要幾天時間嗎?”
莫石搖搖頭。
“積雪太厚,會阻撓前行的步伐,但是輪換乘坐最強健的雙角馬,往返只需要十天左右時間。”
“十天……”
“因此我給你們十天時間。如果諸位不能在十天內找出殺人者、給眾人交付一個答案,恐怕我與公爵大人就得商量‘其他的辦法’,以平息秋鴉的怒火。”
-
“他們會怎么做?如果我們沒能在十天內找出答案。”從諾文·翠的房間走出來時,莫石喃喃自語。
“恐怕最后還是會進行‘神拔’吧。”
謝卡·楂果同樣以呢喃般的語調輕聲回應。
“神拔?那是什么?”莫石問道。
“由神來拔除罪人。”謝卡簡略而嚴肅地說完后,緊緊閉上了嘴,他的神色透露出一種恐慌與厭惡。
莫石皺了皺眉,沒有理解。他現在還不夠了解此地的宗教信仰。
“神來拔除?怎樣做?”
男人神情復雜地看了他幾眼。
“果然,原諒什么都不知道的嬰兒,和原諒一個無知的成年人,完全是兩回事。”謝卡摩擦一下后槽牙,說道,“神拔,就是帶著所有可能犯罪的嫌疑人,去圣殿接受選擇,最終,圣水會知道誰是罪人。”
“難道……”
莫石不可置信地搖了搖頭。
在人類歷史上,也曾有過許多“神明裁判”的判決方式:
當人與人之間產生糾葛,又無法憑借現實手段查明真相、解決沖突,便會求助于神靈,盼望借助神明的意志來明斷黑白是曲。
但在實質上,“神判”不過是為了解決沖突而進行的無理考驗。
古代中國曾有記載。出自東漢王充的《論衡》: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
“在審理疑案時,皋陶把一只羊遷到疑犯眼前,假如這人真的犯了罪,羊就會用角擊打他,而如果無辜,羊便不會擊打他。”
同樣的審判還發生在世界各地。
古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中有過明確記載:
第2條和第132條規定:被控告行妖術的人和通奸的婦女,為了表白自己無罪,應投入河中接受考驗,沒有被淹死者則無辜,被淹死則是有罪。
法蘭克《薩利克法典》第53條提及“沸水鍋”的考驗,令被告人或雙方當事人將手伸入沸水鍋中撈取某種東西,或者讓他們手拿燒紅的鐵器走一段路,看其手是否被燙傷或燙傷包扎一段時間后是否痊愈,以決定其是否有罪。
歐洲中世紀的司法決斗——即雙方當事人進行決斗,勝者無罪,敗者有罪,也是神明裁判習俗的遺留流變。
……莫石意識到,謝卡口中的“神拔”或許就是這個意思。
找一個替罪羊解決問題,而又用“神之手”,來堵住所有人的嘴。
這不會是“文明”所允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