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坐在禱告堂的石椅上,望著那兩扇沉重的雕花大門。
“當然,這個假設建立在犯人是一位懂得魔法的赫雅爾之上。真實情況也有可能并非如此。但我認為這是一條比較妥當的思路。”
“可犯人究竟為什么要殺死奇維諾?”謝卡煩躁不安地抖動著雙耳,“如果情況如同你剛才所說,那奇維諾能知道些什么?”
“所以我還有另外一些猜測。”莫石說道,“另一種對我們而言會更加不利的猜測。”
-
莫石站起來,在禱告堂內踱步。
“假設奇維諾先生其實在昨晚第一次來到禱告堂時,就已經知道了犯人是誰——”
謝卡打斷莫石:“奇維諾怎么會知道?”
莫石看向他:“當然有各種可能。比如,當奇維諾抵達禱告堂的時候,謀殺還未結束,還在進行過程中,而他聽到了某些對話——我相信就算兇手在執行謀殺時鎖著門,奇維諾察覺過多事實的可能性也很大。又或者,其實奇維諾抵達的時候,門根本就沒有鎖上。”
“什么意思?”
“想象一下——當然,只是想象,我無意冒犯。假設奇維諾先生來到了禱告堂,在里面看到的是一位尊貴的大人,那么無論是利用權威還是金錢,犯人都有可能使他閉嘴。也或許那個人是奇維諾的朋友?當然,這就暫時不得而知。”
謝卡瞪著他。
莫石意識到自己所說的話在謝卡·楂果聽來可能很是無禮。
他放低柔了些,接著說:“不過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并不大。因為如果奇維諾直面了謀殺現場,比起叫人過來開門,肯定是在答應緘默后一走了之更為妥當;犯人也不一定會放他走,沒準會將他一并殺死。”
男人摩挲著下頜,思索起來。
假設不是基于事實,而是基于對邏輯的構想。
這對于思維模式簡單的“舊時代古人”而言并不容易。
莫石耐心引導著這名“伙伴”。
“所以你認為,更有可能是奇維諾在第一次來到禱告堂時,隱約聽見了里面的爭吵。而他聽出那是某位大人的聲音,因此在發現謀殺現場后,沒敢第一時間說出什么。”
“不。不一定。”
“怎么又不一定?”謝卡當即不耐煩起來。
莫石無奈地笑了笑:“這些原本就都只是猜測而已,謝卡先生。”
“……倒也是。”
“不過我所說的不一定,意思是,或許‘不是事實如此’——而是犯人‘如此認為’。因此犯人才必須要在奇維諾先生沒有開口、而我們也沒有著重調查奇維諾之前,殺死他,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謝卡用雙手按住太陽穴,感到頭痛。
莫石緩了緩,從門口重新踱步回到謝卡附近。
“有些時候,哪一種推測符合事實,并非最重要的。”
“那什么是最重要的?”
莫石回答道:“重要的是,達成這些所有推測所需的共通條件。那些條件,很有可能意味著事實。”
“共通條件?”
莫石站在一個中世紀貴族的角度,調侃另一位中世紀貴族:“假設您告訴我您遇到了一件好事,這件好事或許關于手帕、關于香水、關于首飾、關于漂亮的繡花——其中任何之一,那我就能夠大致知道了,這件好事關于某位您所心儀的女子。”
謝卡顯然不太喜歡這個比喻。
他有些臉紅,嘟囔起來。
莫石往禱告堂外走去:“等到我們調查清楚奇維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我們會知道那些共通點是什么。而罪犯側寫大致也就會顯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