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在這個時候,董放帶著一批洺州產出的織物和皮草到長安了。
他并沒有公開售賣,只是在新開張的于氏大酒樓展示了一下而已,這瞬間就降低了這些胡商購買那些世家子手中絲綢的熱情。
原來,洺州不僅皮貨做的好,他們還能用那些柔軟的羊毛做成了布料,還有更加高級的,據說是用羊絨做的布料,這樣的料子做成的衣服在比較寒冷的地區,肯定比絲綢做的衣物更加受歡迎。
于氏大酒樓所用的瓷器餐具,都是精美的白瓷繁花新品,美的像藝術品。
然而,開張的第一天,就有人開抓住這樣精美的陶瓷就要往地上砸。
“于秋此人到底想干什么?他弄這些東西出來,是不想朝廷好好的收稅么?”李建成親自來到了于氏大酒樓,砸碎了一個茶碗之后,朝董放咆哮道。
“太子殿下,我家都督說過,為了不影響朝廷的財稅收入,這些羊毛布料或者羊絨布料,我們一概不對外出售,即便是這些東西,我們洺州其實已經產了許多。”董放抱拳給李建成解釋道。
聞言,李建成的怒氣頓時消減了兩分,又吐槽道,“若不是他在洺州大量出貨,孤安能落到如今的境地?”
董放有些詫異道,“太子殿下此言,恕小人不明白,洺州也是大唐治下,為什么就不能賣貨給胡商呢?”
“財稅,財稅,朝廷要的是財稅,你洺州地處河北,今年免稅,這些胡商在洺州交易,就可以不繳市稅,朝廷因此損失幾十萬貫。”李建成怒道。
其實他心里知道,自己發的這通火很沒有道理,因為免去河北稅收的也是朝廷,沒有了市稅,朝廷還可以收過關稅,真正于朝廷的利益而言,其實損失不大,最多十幾萬貫市稅而已。
畢竟,各地世家將貨物運送到長安,其實已經繳納了不少過關稅,只是這樣做,沒有滿足他個人籠絡各地世家子的目的,還讓這些外地世家子掃了不少稅錢而已。
最主要的是,他為了讓自己在朝廷有一筆拿的出手的政績,用了一招出錢托市的昏招,先是出錢請這些胡商到長安,再是出錢買駱駝,增加胡商團隊的吃貨能力,這兩項開支,就已經比朝廷損失的市稅還多了。
而現在,這些胡商已經從董放這里得到了另一個消息,太子既然已經出了這么多錢,那么,就一定會把那些世家子的貨物賣給他們,不然他就白損失了。
所以,董放建議他們現在可以肆意的壓價,就算是壓到比市價還低的程度,也會有很多人賣,而且,是像于秋一樣,免息借貸給他們。
因為,他們也怕于秋明年大量的推出各種新品,導致自己手中持有的貨物再度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