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糧食,肉食,皮毛衣料等。
為此,他甚至不惜出動軍隊,到草原上搶劫,可見洺州表面上的風光并不是那么好維持的。
只要別人不買他的東西,或者,朝廷禁止大家與他買賣交易,洺州很快就會維持不下去。用他的說法,就是用非戰的手段,解決問題。咱們其實只需要用限制貿易這一招,就能對付于秋了。”
聽他這么說,李秀寧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管理過洺州兩個月的她太知道洺州的具體情況了,百姓家中全部都是沒有余糧的,想要吃飯,就必須干活,而且吃的東西,也未必是有多好,基本都是野菜糊糊加少許雜糧。
而一旦于秋拿不出糧食來,百姓們就連野菜加雜糧煮的糊糊也都吃不上了,所以,卡死洺州的商業,絕對是可以對于秋勢力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手段。
畢竟,于秋所得的糧食,都是通過商業貿易得來的,他所推出的高產小麥和水稻,短期內在洺州還根本不能全部鋪開。
至少,在糧食方面,兩三年內,于秋都很難做到自給自足,因為除了養活人,于秋還要養活海量的家禽和牲畜,幾十萬頭牛羊,每天所吃的草料,都是洺州本土不能全部提供的,幾十萬只雞鴨,每天都要消耗幾萬斤糧食。
“你得將此事寫一封奏疏呈給父皇,我就是擔心父皇聽信了那些世家子的讒言,將北方局勢越搞越亂,一旦咱們吃了大敗仗,這天下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蹦出來造反,到時候,局面會很難收拾。”李秀寧理解了之后,提醒李世民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卻是將話鋒一轉道,“此事我會上奏于父皇的,父皇雖然在處理家事上有些稀里糊涂,但還不至于昏聵到讓那些世家子們牽著走。”
說到李淵處理家事的問題,李秀寧臉色頓時一陣暗淡,李世民看了她的表情,頓時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眼珠子一陣亂轉之后,補救道,“其實小弟覺得,三姐你與柴紹那撕和離了也好,既然不和睦,強行生活在一起也是痛苦,不如分開了干脆利落些。”
他說到這里,李三娘直接就把頭扭到了一邊,不再搭理他。
不過李世民越是說著,越是目中精光閃爍,從背后繞到李秀寧面前,話鋒一轉道,“三姐以為,于秋此人如何,值得信任么?”
“二郎這話是什么意思?你該不會是聽信了長安的那些流言吧!我告訴你,我和他清清白白,絕無半點男女之情。”李秀寧像是被針扎了一般的繃緊了身體,瞪向李世民道。
似乎李世民再繼續這個話題,她就會提腳踹人。
“三姐誤會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說,于秋這個人的人品如何,如果允許他在洺州搞自治,最后會不會起兵造反,威脅我大唐的江山社稷。
畢竟,你在洺州待的時間比我長,知道他是怎么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李世民連忙開口解釋道。
見李世民說的是正事,李秀寧這才面色一緩,道,“世人皆道于秋利欲熏心,在我看來其實不然。這只是他做事的辦法,大家沒有理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