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在頡利面前最大的弱勢,其實并不是部眾少了幾萬帳,年輕,統兵經驗不足,才是他最大的弱點。
畢竟,頡利帶著突厥人對外征戰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穿開襠褲的小孩。
于秋通過董放,讓突利充分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讓突利有了組織人馬搶劫頡利的舉動。
因為兵是靠打仗練出來的,頡利帶著人連年對外征戰,而突利卻一直沒有相應程度的練兵作戰,就會導致他的軍事能力永遠都追不上頡利。
也正因為這次突利的出手,導致了歷史上這個時期只是面和心不合的二人,直接擺明了立場,成為了兩方勢力。
草原上這種部落制的汗國一旦出現了兩個王,就會很快出現第三個,甚至第四五六個王,本質上,和中原朝綱崩壞,出現亂像的時候,會出現群雄并起諸侯林立的情況沒有什么區別。
于秋帶著蘇定方,羅成,王猛,陳虎,張康,趙河六人入席的時候,在漠北草原,正有一支人馬,在董放的帶領下,朝善陽的方向趕來,他們或許趕不上這次四方會盟了,但為首的人卻注定是北方草原上即將出現的第三個王。
與董放并騎的那個青年叫做夷男,是薛延陀部的首領,他的部落雖然有七萬帳人口不算小,但是牧區卻是在比漠南草原更加苦寒的漠北草原,原本他是臣服在西突厥射匱可汗帳下的,然而,射匱可汗并不能解決他的部眾的基本生存問題。
董放引他入漠南,同樣是于秋搞亂草原局勢的一步棋,只是他沒有想到董放能這么快就完成了自己布置的第這個戰略任務。
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董放還順勢,幫他布局了第二個和第三個戰略目標。
越冬場的消息,他已經讓人散播到了回紇六部以及射匱可汗帳下另一個大部落,契苾部落中,想必整個西突厥部落過不了多久,都會知道消息。
要知道,于秋幫頡利建設在勝州西北三百余里處的共榮越冬場,距離回紇六部的活動范圍,還不到一千里。
而一但夷男在漠南草原站住了腳跟,那么,同樣生活在漠北苦寒之地的契苾部落,也一定會步他的后塵,往漠南草原徒遷,這可又是一個六七萬帳人口,數百萬頭牛羊規模的游牧族群。
這些人口部落在頡利看來,是威脅他統治地位的挑戰者,但是在于秋看來,卻是潛在市場,是財富。
當他經營的四大越冬場附近生活著兩百多萬人口,養殖著上千萬頭牛羊的時候,他才更加的好賺錢。
作為這場宴會的東道主,突利和他屬下的幾位酋長,當仁不讓的坐在了正北主位的方向,于秋等人則是在左邊主賓位,李世民帶著尉遲恭,程咬金,還有李君羨李孟嘗等部將在右。
這就導致了最后進門的頡利,只能帶著人坐在門邊的下方位,于秋在查看案幾上各種調味料的時候,很明顯聽到了頡利咬牙的咯咯作響聲。
不管怎么說,這次會盟,已經動搖了他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了,最憋屈的是,他還不能立即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