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闞棱發了封飛鴿傳書,讓他盡快往嶺南派幾艘船,拉幾船甘蔗回來,說不定還能趕在五月前種上,就算種出來的效果不好,只要完成了任務就行。
當然,于秋手頭上除了這個任務,還有物品獎勵任務,種植燕麥田的間隙,他已經讓屬下的人種了好多種十字花科的蔬菜,如無意外,他至少可以得到三到四種變種蔬菜,當然,變的好不好無所謂,只要變了,讓于秋完成了任務,他馬上就能在系統里面直接領到良種的種子。
現在手頭上有難度的,也是他想即刻完成的,就是蒸汽機的制作了,有了初級物理技術經驗,對于蒸汽機的構造,于秋是非常熟悉的,關鍵是就按照要求,將所有的配件制作出來,然后鑄鐵管,做抽水機。
理論上來說,做蒸汽機不難,難的是根據需求,將其應用起來,這可能是一個很長久的研究課題,于秋打算專門培養一撥人來跟進。
他這邊頭準備悶頭搞發展,長安那邊關注的,卻是山東那邊的戰事以及對滄州的處理,山東世家是真急了,根本不種地了,直接發動了五萬族兵以及十多萬民夫向徐圓朗發起了猛烈進攻,一路猛打,丟下一路的尸體,于秋從這幾天送來洺州的魚干或者蝦蟹越來越少就知道,山東那邊打的可能很慘烈。
于秋去山東起到的作用,就像是給兩個憋尿憋了很久的人送去了哨聲,隨著徐圓朗的地盤越縮越小,人手越打越少,逃到沙門島將是他唯一的選擇,而付出了巨大損失才將徐圓朗剿滅的山東各家,最終一定會將惱怒火發向于秋,不過于秋不怕他們。
洺州光是闞棱從淮南帶過來的水軍就有近兩萬,數千船工一個月就可以完成五艘軍艦的建造,到了三月下旬的時候,戰艦數量又翻了一倍,相應的水軍數量也增加了一倍。
并且,有兩艘五千石級別的大船下了水,即便是于秋將一半的人手用于水上交通運輸,還能支持他將水軍規模再擴大一倍,這還不算剛剛收編的劉勝以及可能要收編的張善安。
在目前大家對大海都是畏懼,還沒有任何勢力專注發展海軍的時候,于秋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在海軍建設上,就是要取得將來的制海權,只有來自后世的于秋知道,這個時期的大海是多么的溫和,多么的便利。
因為這個時期的生態環境好,極端惡劣天氣比后世少很多,而且,完全沒有工業污染的海洋,各種海產極其豐富,等天氣稍微暖和一些,于秋這邊的餐桌上,幾乎天天都可以上幾盤鮑魚海參。
眼瞅著山東這邊的事情有可能定下來,對于世家態度有所轉變的李淵,卻是不著急派兵過去了,倒是于秋收服滄州的功勞,讓李淵頭疼怎么處理,這畢竟是方圓幾百里土地啊!
“二郎是什么意見?”滿朝文武,都沒有一個合理的建議,李淵朝在朝班上聽政的李世民問道。
“國有國法,有功就賞,這沒什么可說的,兒臣記得,當初封他為洺州都督的時候,還給他加了一個河北道屯田使的職務,現在洺州雖然是自治,但他畢竟是朝廷的臣屬,既然他有能力,而且還有那么多閑工夫幫朝廷收拾叛亂,就要多給他加些任務,依兒臣之間,干脆就任命他做河北道的副總管,將耕種事務實際交給他,包括軍屯田。至于賞嘛!像沙門島這樣的海島,賞給他對朝廷可能還要好處。”李世民考慮了一番之后道。
“怎么說?”李淵繼續問道。
“您看看他到河口縣做了什么?在海邊弄了一個海產養殖產業,僅憑這一個產業,就養活了滄州一大部分的百姓,最近送入宮中的那些大海蟹和大龍蝦,就是河口縣送過來的,東西兩市于氏大酒樓這些海味賣的可貴了,一只就賣幾貫錢呢!
他做這些產業,不僅能免除朝廷養活這些百姓的困難,還能為朝廷創造不少稅收,既然在河口縣都可以做起來,那么在沙門島肯定能做的更大,咱們可以放手讓他做,只需要派駐稅吏,收取稅收就成,沙門島可不是河北道地界,讓他發展起來,咱們可以兩邊收稅。”李世民給李淵解釋道。
李淵聞言連連點頭道,“這個好,把那些海島都劃拉在他治下,咱們什么都不用出,就出個稅吏,收他的稅。”
“既然父皇同意,那么就把詔書下的正式一點,讓他兼任河北道水軍都督,通關東北邊沿海,軍港就設在王城島,和嶺山島之間,這樣咱們也可以名正言順的讓他向朝廷進貢海味,并且,利用它鉗制高句麗。”李世民再度補充道。
通過山東的戰況,他早就看出了于秋想干什么,同樣想要對付山東世家的李世民順勢而為,讓于秋跟他們斗,相互消耗,并且,幫朝廷解決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可謂是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