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房玄齡沉默了許久,又看向長孫無忌道,“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而洺州,似乎已經走上了這條民為貴的道路。而且正在不斷的向世人證明,它的正確性。
別看于秋弄了這么多惠及民生的政策。其實,他花的錢都是這些百姓們給他掙的,這些政策幫他吸引來更多的百姓,只可能出現一個結果,那就是幫他把產業做的更大,賺到更多的錢。
可沒有那個百姓會將自己的孩子扔到洺州,自己卻離開的,也沒有哪個孩子不要自己的父母的,一個孩子在洺州出生落戶,就等于一個家庭在洺州落戶,一旦這個家庭習慣了洺州的一切,他們就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樣子了,會世世代代的留在洺州。
別的人是通過統治土地,來統治人,于秋則正好相反,通過統治人,來統治世界。
你之所以想推動朝廷封他為王,是因為過去的一年里,你長孫氏是跟于秋合作最大的家族,也是獲利最大的家族,所以你認為,朝廷只有跟于秋保持最密切的關系,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吧!”
長孫無忌點頭道,“房兄所言正是。”
“在你看來,朝廷已經到了需要拉攏,巴結于秋的程度了嗎?”房玄齡皺眉道。
長孫無忌再度點了點頭道,“是的,此時行動起來,還為時不晚,若再遲些,恐怕……”
“你是說,等到于秋與山東士族分出勝負了,朝廷想要拉攏他,他也未必會瞧的上了?”房玄齡順著長孫無忌的思維道。
“正是,突厥三大汗王,高句麗,新羅,百濟,甚至最近到了洺州的嶺南馮氏,都已經成為了于秋的盟友,就連遠在海外的倭國,也在尋求與于秋達成同盟,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他都已經無懼朝廷,甚至強于朝廷了,朝廷憑什么居高臨下的管束他?
我以為,晉封他為王,甚至允許他建立封國,才能在未來的幾年里,保持朝廷與洺州緊密和諧的關系,讓朝廷在與洺州的合作當中,賺取比其它各國都多的利益。”長孫無忌點頭道。
洺州與各國都達成外交協議,最關鍵的是,各國都買洺州的賬,這就瞬間讓洺州的格局跳出了李唐治下一個州縣的層次,走上了國際化道路。
如果李唐不以正確的姿態對待洺州,那么,就算于秋無心登上大位,他屬下的人也未必樂意,會推動他向前。
就像長孫無忌在于秋的山莊里探山莊的管家于安的口風時一樣,于安,包括原盧氏不管是改姓了于,還是沒有改姓于的人,都想要于秋坐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們認為,這樣才是光宗耀祖,才是族中出了厲害人物之后,應該有的發展趨勢。
他現在甚至都在研究于秋之前對大家說的,人和人,并不是只有統治和被統治,或者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這句話了。
洺州的官員,當權者并不剝削百姓,可是,百姓們卻不斷的為他們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洺州與所有的外族勢力做朋友,其結果,就是所有外族勢力和洺州互利共贏,不僅不需要打仗,還十分親密。
要知道,他這半個多月住在山莊的時候,就看到山莊給洺州的工坊送過去了好幾種割草車樣品,據說,那是能夠快速在草原上收割草料的割草車,洺州的造車作坊,正以每天一百多臺的速度制作,送往真正建設的四大越冬場。
如無意外的話,突厥人今年根本不會來大唐邊境打草谷,而他們的牛羊數量到明年開春的時候,還會增長很多,因為,他見識過了山莊的牛羊養殖技術,這樣的技術,肯定會在突厥四大越冬場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