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去的是洺水縣治下的下灣村,這里原先是唐軍與河北軍交戰的戰場,各種房屋建筑,被摧毀的比較徹底,于秋將闞棱從淮南帶過來的那幫水手的家屬都安排在了這里,現在雖然到了快過節的時候,但是大多數水手們都在外面干活,為洺州的發展做貢獻,很難回到家,于秋作為他們的領導,過來他探望探望他們的家屬,為他們發放慰問品,那是應有之義。
一到十班的學生里,其實就有好幾個是出自下灣村的,最出名的要屬吳小七了,他可是在船模組裝課上獲得了第一名的尖子生,幾艘運輸船才剛剛在沿岸的碼頭邊停好,他就帶著幾個小伙伴們往村里跑了過去。
“翁翁,翁翁,于都督帶著好多東西來慰問大家了,快敲鑼,把大家都喊出來。”下灣可不小,有將近三百戶,一千多號人,除了在外面跑船或者做工的工匠之外,村里時常生活的也至少有七八百口人,平時以一些老人當家,指揮著婦人和一些半大小子們干農活。
穿著校服的吳小七這一陣喊,正在村口曬谷場前打著盹,照看今年新收割上來的新麥子的吳老漢,就杵著拐棍慢悠悠的站了起來,他的年齡其實還不到六十歲,不過,這個時代的人老的快,年輕的時候超負荷的體力活干的太多,五十多歲腿腳就不靈便了,剛睡醒的他,人也有些迷迷糊糊的。
“嘿,是小七回來了啊!你不是剛剛去洺山書院讀書了么?怎么沒幾天就跑回來了,是不是在學校不聽話……”
“翁翁你的耳朵越發了背了,是于都督,于都督要來咱們村看望大家了。”吳小七見吳老漢慢悠悠的不去拿他的銅鑼,便自己跑進了曬谷場旁邊的那間公屋,這里,是村民們平時放置公用農具的地方,用來通傳消息的銅鑼,也是放在這里。
“小家伙,可別亂動我的鑼,于都督說了,只有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這個鑼才能敲響。”反應有些慢,還在半迷糊狀態中的吳老漢準備去吳小七手上搶回銅鑼道。
“老人家你慢著點,別跟這個毛毛躁躁的小家伙計較,鑼敲不敲的不打緊,您摔著了可就不好了。”于秋的腳步很快,反正推車送東西的事情有那些學生干,見到吳老漢要去追吳小七,立即將他的胳膊扶住道。
吳老漢見有人扶住了自己的胳膊,頓時一愣,剛才迷迷糊糊的狀態也逐漸清醒,因為眼前的這個人,他好眼熟。
“你是?”
“我就是你剛才說的于都督,于秋。”于秋笑著將老人家往椅子旁邊扶道。
吳老漢有些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又看看吳小七,那個小家伙朝他吐了吐舌頭,就拎著鑼,朝村里跑去了。
等到吳老漢再轉過頭來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一大幫合力推著車子,提著各種工具的孩子們朝村里涌了進來。
“還,還真是于都督啊!”吳老漢將于秋的形象與自己曾經遠遠的見過幾次的模樣對上號之后道。
“對,就是我,這不是要過中秋節了么,我尋思著,來看看大家的秋收情況,給大家送點過節吃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