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么多流程,涉及到這么多人,咱們怎么保障它不出錯?還有,禮炮,煙花是什么?”馮智戴有些頭大的問道。
聞言,于秋這才知道,馮智戴還沒有見過這些東西,笑著道,“這些東西,你一會就能看到,至于怕出錯的問題,也好解決,咱們可以進行預先的彩排,一次不行,就兩次,在儀式開始前兩三天的夜晚,封閉了街道之后進行。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你現在更多的要考慮的是,到時候,可能會有數十萬百姓聚集到凱旋門廣場,怎么保證他們能有水喝,有東西吃,騎乘來的牲畜放在哪里,上廁所大小便,又在哪里解決。”
聞言,馮智戴的頭更加大了,他可沒有見識過這樣的大場面,更沒有完成這樣的工作的經驗,看到他一臉懵逼的樣子,于秋最后只好答應,從彩排開始,他會親自跟進工作。
“那個,封國成立以后,官署的設置,軍隊的編制,以及主官的任命,你不在儀式上宣布一下嗎?”有于秋親自去現場指導的話,馮智戴就感覺靠譜了,再度開口問道。
“這些東西可以張榜公示,如果現場宣讀,就太耗時了,容易出意外。”于秋想了想之后,便開始拿筆在辦公桌的白紙上寫了起來。
首先是軍事方面的設置,于秋自任三軍總司令,戎裝上的領章和肩章是一則金麥穗加四顆星,是夏**銜最高級。
下設軍司令三人,人選是高雅賢,蘇定方,闞棱,對應夏國十級軍銜的第一級,大將級,領章和肩章是一則金麥穗加三顆金星。
三大軍司令下設師長六人,分別是王猛,陳虎,張康,趙河,薛剛,劉勝。對應夏國十級軍銜的第二級,中將級,領章和肩章是一則金麥穗加兩顆金星。
再下則是副師長十二人,對應夏國十級軍銜的第三級,少將級,領章和肩章是一則金麥穗加一顆金星。
之后的旅長,則有十二人,對應夏國十級軍銜的第四級,大校級,領章和肩章是兩條黃色麥穗線,加四顆銀星。
第五級的副旅二十四人,上校級,領章和肩章星星遞減。
第六級設營長九十六人,中校級。第七級副營長一百九十二人,少校級。
到第八級,上尉級的連長這里,人數就多了,有四百二十四人,領章和簡章,也變成了銅麥穗和銅星。
第九級中尉級的副連和第十級少尉級的排長,是最低級的軍官了,人數也是成倍數的增長多達千人。
最低級的班長雖然也有兩則銅麥穗一顆銅星的軍銜,但并非軍官,只能算是士官,他們平時管五到十名不等的列兵,是軍官候選人。
建國以后,洺州的軍隊數量,就不止現在的兩萬多了,可能會新增好幾個兵種,達到三萬六千人,其中,海軍數量可能會成倍的增加。
執政官員方面,自于秋這個國王之下,也設十級,分別是國務總理,副總理,洺京市長,副市長,各區的區長,副區長,縣長,副縣長,鎮長,里長。其中市縣各衙署的官員,級別遞減,至于最小的村長,不算執政官,但也有銅徽章佩戴,和班長一樣,是預備官員。
和軍官不同的是,執政官除了第一屆以外,后面的繼任者,都是上一級提名之后,由民眾選舉產生,通常情況下,縣級以上官員,就必須要有出自三個行業的三名候選人參選,每三年重新選舉調整一次。
而每一級政府下屬都會有很多個部門,他們份數上一級主政官員管理的同時,又分別受到不同行業的主官統籌管理,比如,區民政署,歸區長管,但是,也歸市民政署管,雙線監督的同時,做任何事情都要協調統籌有規劃。
于秋現在只會任命少量的高級官員,比如總理是由馮智戴擔任,副總理是由高雅賢從山東尋來的馬周做首席,還有次席,三席,四席等等,由于氏和盧氏幾個目前在洺州管事管的還不錯的人擔任。
其余各衙署縣鎮一級的官員,要么是現在實際負責的人直接擔任,空缺的,可以由上級官員上任以后,提名選舉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