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遠航不甘心就此放棄,他決定主動拜訪。
盧遠航當時已經嶄露頭角,作為聯盟新生代最出色的光甲工程師,他親自拜訪,還是得到各個機構的熱情招待和幫助,然而始終沒有他想要的合適材料。
剛剛拜訪完一家研究院,一無所得的盧遠航滿心頹然。他正準備離開,恰好遇到剛剛做完實驗神情憔悴的鄒英華。
盧遠航一眼認出鄒英華,雖然昔日風華正茂的同學如今和他一樣,腦袋光可鑒人。
同學多年之后重逢,自然免不了把酒言歡,兩人都處于人生的低谷,都能說到對方心坎里。
盧遠航數年苦尋而不得,鄒英華的小組多年來毫無成果,隨時可能被淘汰裁員。
兩人喝得酩酊大醉,第三日才醒來。
宿醉的鄒英華剛睜開眼,便遭遇晴天霹靂,他收到院里的辭退書。不光是他,他們整個小組都被裁掉,連他們的實驗室都已經由新的團隊入駐。
據說新來的研究團隊需要更多的實驗室,催促得很急。院方臨時決定裁掉四個小組,清空場地,交給新團隊。
鄒英華小組便是四個小組之一。
盧遠航親眼目睹好友失業,當下便力邀鄒英華加入自己的團隊,其實他所謂的團隊只有他一人。鄒英華發了兩個小時的呆,出來之后開始收拾行囊,跟隨盧遠航離開。
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光頭組合”開始揚帆起航。
當鄒英華深入到盧遠航的項目,很快便搞清楚項目的需要,他立即想到了當年無意間制造出來的“JGB-1”。
因為多年沒有任何成果,加上當時新團隊入駐,莫森研究院一陣忙亂,以至于沒有人讓他上交實驗數據,他還保存著當年他們小組所有的實驗數據。
很快,他就根據當時的數據,制造出一批“JGB-1”。
第一架裝備能量纖維的光甲誕生,這便是傳說中的1號原型光甲。
1號原型光甲的誕生,讓兩人大受鼓舞,盡管它還十分稚嫩原始。
鄒英華在“JGB-1”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很快開發出性能更加出色的二代產品。二代產品的性能已經完全滿足盧遠航的最初設計指標,完成了2號原型光甲。
但是鄒英華和盧遠航都意識到二代產品的性能還可以繼續提升,他們野心勃勃,沒有對外宣布,而是繼續深入研究。
鄒英華在二代的基礎上,全身心投入開發第三代能量纖維。
而盧遠航則開始研究如何更有效利用能量纖維,他沒有一味模仿人體肌肉束的結構,而是開創性地創造出“盧氏編織法”,能夠大大增強能量纖維束的力量和強度。
時至今日,能量纖維束的經典結構有十二種,其中七種由盧遠航所創。
鄒英華成功開發出性能遠超二代的第三代產品,它的結構和二代已經有天壤之別。他沒有再沿用“JGB”系列來命名,而是命名為“英遠-1”,取他和盧遠航名字中間的字組合而成。
使用“英遠-1”和“盧氏編織法”打造的全新光甲被命名為【源人】。
【源人】的橫空出世,震驚世界,宣告一個全新的時代拉開序幕。
鄒英華和盧遠航名聲大噪,兩人連續打造出一系列的精品光甲,而能量纖維的推廣也給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伴隨而來的,則是鄒、盧兩大家族的興盛崛起,以及莫森研究院和兩人之間長達四十年的訴訟、爭斗、仇殺。
能量纖維的出現,對腦控光甲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