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厲害啊,才十九歲,就是這么一家公司的老板了。宇文飛先生,你知道我十九歲時在做什么嗎?”
孫正義笑著說道,胖胖的臉頰微微抖動,此刻的他,慈眉善目的就像個鄰家大爺一樣。
宇文飛皺起眉頭想了想,他還真沒關注過孫正義年輕時的事情,大多數媒體報道的,都是他在世紀之交時如何叱咤風云,投資了半個互聯網,最高峰時,身家七百多億美金,成了亞洲首富之類的。
“不知道。”宇文飛誠實地說道。
“我在十九歲那年,寫下了我的人生規劃。”
“那個規劃,是我人生六十年的總規劃,從那天起,我一直在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在踐行:20歲的時候我要向行業宣告我的存在;30歲的時候我至少要賺1000億日元,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40歲的時候為了干一番大事業,來一場決一勝負的死戰;50歲的時候管理好自己的集團,管理資金要1兆億日元以上;60歲時平穩地將管理權過度下一任領導者。”
“今年我五十六歲了,而我人生前五十年的規劃,全部都達到了。一直以來,我都感覺自己的人生還算成功,直到今天看到了你……。或許我需要六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你只需要不超過十年。”
孫正義意味深長地看向宇文飛。
“謝謝孫總的夸獎。”宇文飛謙虛地說道。
“我一直以來,投資理念都是投資先看人。今天,不,應該說從看到你的資料開始,到今天看到你的本人。我終于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論花多少錢,我都要投資給你!是給你,不是給你的企業,你做什么都沒關系,我就是投資你這個人!你的條件,我都同意了。”
…………
宇文飛認輸了,不是說談判認輸了,而是在“裝逼”上認輸了。
這次投資,臉譜網是明擺著占據上風,那么漂亮的成績單拿出來,不知道有多少VC哭著喊著想給他投資呢。
自己只是看在老校長和師兄的面子上,加上軟銀手里也確實有自己需要的一些資源,所以才讓他們入場的。
而且今天談到那個程度,基本上軟銀方面沒有什么退路了。
要么答應自己這邊的要求,要么就是出局!
但是孫正義這老狐貍一出手,就挽回了頹勢,起碼是場面上是挽回了。
他一番“語重心長”的教誨之后,“大方”地把投資額度從三億提高到四億美金。
這個談判過程,傳了出去,又將成為一段佳話啊……
都不用想,宇文飛就知道融資消息公布后,媒體記者會怎么寫。
吹捧他的就先不用說了,吹捧軟銀和孫正義的肯定也是大把。
《孫先生再次揮金如土,要三億?不,我給你四億!》
《為提攜晚輩,孫正義不惜多掏一億美金。》
《他只用了三分鐘,問了兩個問題,就掏了四億美金。》…………
等等類似的新聞標題,將隨處可見。
而軟銀出手大方,孫正義對看好的創業者有求必應的形象又一次被大家所熟知。
不過嘛,投行是需要這樣的風評,而孫正義個人也需要這樣的人設。
大家以后就是合作伙伴了,自己自然也不會拆他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