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過完年那段時間,莫爸很興奮,因為從朋友那邊傳來的都是好消息。
“北大大區總代首批訂貨五萬臺!他說要上所有渠道,這手機肯定能大賣!”
“西南大區總代首批訂了七萬!定金都打過來了。”
“華東那邊也定了四萬,廖總說先鋪下去看看效果,可以的話立刻再補貨!”……
幾天時間,各區的代理就下了三十多萬的訂單!
這可不是小數目,摩亞手機只上市了一款,零售定價6888元。
大區總代拿貨的價格是五千元,不得不說,這部手機堆料還是挺足的。
無論屏幕、電池還是處理器、基帶等,用的都是當下比較高端的。
別的不用說,就手機外殼,市面上流行的都是各種塑料殼,但是摩亞用的就是拉絲鋁合金,手感一流!
所以成本也確實不低,根據財務核算,手機成本價就快四千了。當然,這里面加上了廣告和營銷費用分攤。
也就是說,每賣一部手機,公司能賺一千塊!
可能有人要問,公司才賺一千,分銷商豈不是賺得比公司還多,都快兩千了!
這也是正常的,渠道的毛利,永遠是要比廠家要高的。
那是因為渠道的費用更大啊。
店鋪租金算不算,導購工資算不算,各種雜費稅費算不算,再說了,還要經常搞促銷呢,真正能按原價銷售的也不是太多。
那個年頭,還沒有什么網購,大家買手機都是去什么電腦城或者家電城的手機專柜。
那時的手機,也不像十幾年后,廠商定價多少就是多少,如果促銷就是全國統一促銷。在當時,買手機和買菜差不多,當然不是說價格,而是指都可以討價還價,而且討價還價的空間還不小!
按剛開始這勢頭,莫爸的這次投資要發大財了!
一部手機的毛利潤就是一千塊,剛上市就是三十萬部手機的訂單,這利潤就是三億了啊。
后繼廣告宣傳再加大力度,一年要是賣個兩三百萬部的,豈不是一年利潤就是二三十億了嘛。
所以剛過完年那段時間,莫爸整天笑得合不攏嘴,甚至都和那朋友合計好了,要繼續追加投資,擴大產線,爭取把摩亞品牌打造成國內第一流的手機品牌!
但是,美夢終有破滅時,而且還很快……
第一批產品陸陸續續銷售了出去,據終端反饋銷售還是不錯的,畢竟摩亞手機無論外形、功能都很強,而且廣告又多,產品知名度也算可以。總代給予導購的銷售提成也不錯,所以導購們也愿意推銷摩亞手機。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美好,直到……